經貿界人士:中國商品在德國市場基礎穩定
    2008-05-12    本報駐柏林記者:郇公弟    來源:經濟參考報
  根據德國政府最新預測,今年德國經濟增速預計為1.7%,明年預計將進一步降至1.2%,增幅明顯低於前兩年。一些德中經貿界人士日前就德國經濟降溫對進口中國産品的影響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中國商品在德國有固定的市場基礎,德國經濟減速對進口中國産品影響不大。
  德中經濟聯合會副秘書長姚紅星女士説:“德中兩國進出口貿易的互補性極強,德國向中國出口汽車、機械等産品,從中國進口電子産品、服裝、傢具和玩具等消費品,雙方相互依賴。中國産品在德國有穩固的市場基礎,不會受到德國一時經濟放緩的影響。”
  她&&,“德國市場離不開中國物美價廉的産品,許多德國人越來越喜歡中國産品”。她舉例説,她的兒子在德國上小學,從中國帶來的新式玩具讓德國小夥伴愛不釋手,經常有家長向她詢問能否在德國買到同樣的玩具。
  姚紅星還認為,雖然德國經濟出現減速,但德國民眾的消費能力並不會立即下滑。她説,實際上近兩年德國勞資雙方進行了新一輪薪資談判,包括化工、機械等大型行業在內,德國工人的工資漲幅超過7%,這都將轉化為民眾的消費能力。
  德國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Axdia電子公司總裁童飛也對中國對德出口前景&&樂觀。他指出:“德國經濟增長減速,難免會對中德雙邊貿易産生影響。但根據我從事中德貿易20多年的經驗,這種影響的程度不會太大。20多年來德國大致發生過3次較大的經濟衰退,但這都沒有阻擋中國産品出口德國的迅猛增長勢頭。”
  他認為,德國經濟小幅降溫甚至有可能給中國産品的出口提供一些機會。他指出,在德國經濟減速的背景下,“老百姓沒有能力追求名牌,相反會購買一些性價比更高的二線、三線品牌,應該説這給中國公司帶來了機會”。
  不過,童飛強調,要想推動中國對德出口增加,關鍵還要依靠中國出口商的努力。他特別提到,中國出口商應加強經營模式轉變,比如從代工生産轉向創建自己的品牌等,這有助於擴大中國産品在德國的銷售。
  據柏林一家專門為德國赴中國商務人士服務的旅行社介紹,雖然德國經濟增長放緩,但過去幾個月德國赴華商務人士有增無減,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德經貿關係快速發展的事實。
  相關稿件
德國奧運代表團裝備亮相 兼顧中國文化元素 2008-05-07
德國沃爾沃汽車經銷商向“大腳”司機賠償 2008-05-07
麥肯錫&&:德國汽車業將失去其重要地位 2008-05-07
報告顯示:德國汽車銷量頭四個月增長7%以上 2008-05-07
德國汽車業或恐失去在德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200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