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出臺一係列調控政策"圍堵"高通脹
    2008-03-24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趙嘉麟    來源:經濟參考報
  俄羅斯最新官方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俄羅斯的通貨膨脹率為3.5%,比去年同期增長0.7個百分點。而在去年全年,俄羅斯通脹率為11.9%,超過政府預計的7%至8%的范圍。為應對高通脹,從去年開始,俄羅斯政府出臺了一係列調控政策。
  首先,俄羅斯政府通過增加黃金儲備等金融手段,減少貨幣流通量,以遏制物價上漲,緩解通脹壓力。
  其次,俄羅斯政府通過進出口調節,提高或降低部分産品稅率,進一步保證國內市場需求。為保證國內糧食供應,俄政府兩次調高小麥出口關稅,將其從零關稅升至40%,並將高稅率有效期延長至2008年7月初。此外,俄政府還將奶制品、蔬菜和所有食用油進口關稅稅率由15%降為5%,有效期為6個月。同時,為增加和保證市場供應,政府還有限度地開放了部分商品的進口。
  第三,俄羅斯政府對食品價格實行了有效的價格幹預。俄政府日前宣布,將動用150萬噸小麥,擇機投放市場以平抑價格;支援國內30家大型食品生産銷售企業簽署食品價格凍結協議,將麵包、牛奶等6種食品價格凍結在去年10月15日的水準上,並將有效期從原先規定的2008年1月底延長至5月初。
  此外,俄政府還對低收入弱勢群體發放了食品補貼,並提高養老金標準。與此同時,俄政府還加大了對價格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先後對40多家“蓄意串通漲價”的企業處以數十萬至數千萬盧布的“不誠信罰款”,並對部分企業提出法律訴訟。
  此間經濟學家認為,俄羅斯通脹率節節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其經濟結構不平衡,過分倚重能源行業,主要經濟指標雖然連年快速增長,但農業卻長期滯後,導致本國農業和畜牧業提供的産品無法滿足需求。
  事實上,俄羅斯政府對農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俄農業部長戈爾傑耶夫指出,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領域的投入,並通過建立批量商品生産基地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
  俄羅斯總理祖布科夫日前透露,2008年至2012年,俄政府將投入約5510億盧布(約合233億美元)發展農業生産,這一數字遠遠超出過去5年對農業撥款的總和。
  相關稿件
莫讓低收入者為通脹埋單 2008-03-14
田立:通脹壓力拖累股市 2008-03-14
緊縮預期下 尋找通脹催生的“肥牛”[圖] 2008-03-10
減輕農民通脹壓力 人大代表真情出招 2008-03-08
著眼抑制通脹需要 加息空間已然打開 200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