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限價減稅等所有措施緩解民生壓力
    2008-03-24    本報駐首爾記者:李拯宇 幹玉蘭    來源:經濟參考報
  由于全球能源和初級産品價格上漲及國際金融市場動蕩,韓國近來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加劇和經濟增速放慢跡象。為緩解物價上漲對民生和企業生産帶來的壓力,韓國政府推出了限價、減稅和增加補貼等所有應對措施。
  據韓國統計廳公布的數據,今年2月份韓國消費價格上漲3.6%,是消費價格連續第三個月漲幅超過3%。韓國人日常生活中大量消費的糧食、蔬菜、肉類、燃料等商品的價格更是一路攀升。
  與此同時,由于國際市場能源和初級産品價格上漲,韓國企業在生産成本增加的同時經營風險也在加大。隨著世界經濟增速放慢,近年來一直依靠強勁出口和內需增長拉動的韓國經濟可能面臨“剎車”甚至下滑的局面。為此,韓國政府本月20日推出限價、減稅和增加補貼等所有措施來穩定物價。
  按照韓國政府出臺的措施,韓國政府將對大米、肉類、蔬菜、雞蛋等50種日常生活必需品進行“特別管理”,通過監控來避免價格異常波動,減輕價格上漲對韓國低收入階層的衝擊。
  同時,韓國政府將對公交、自來水、電力等公共産品的價格實行凍結,並由政府與相關運營商協調有關價格和補貼問題。
  韓國政府還決定,從4月1日起降低谷物、原材料、農産品和石油産品等82種産品的進口關稅,並對其中的70種産品實行零關稅,以緩解國際能源、食品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此外,政府還將對畜類養殖農戶提供飼料補貼以穩定肉價,並對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低息貸款,幫助他們克服因房租和物價上漲帶來的困難。
  這些措施的推出得到了韓國各界的歡迎,但是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盡管上述所有措施有利于穩定物價,恢復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但卻難以“包治百病”。
  首先,韓國目前出現的通脹加劇現象與國際市場能源和初級産品等的價格大幅上漲是分不開的。韓國政府採取的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全球物價上漲帶來的影響,但很難改變外部經濟環境。
  其次,韓國政府凍結公共産品價格的措施對價格整體水準影響有限。而且從過去經驗來看,公共産品價格被凍結一段時期後,往往會出現更大幅度的反彈,凍結價格只能發揮短期作用。
  再次,在被減免關稅的82種進口産品中,原油和天然氣原來的進口關稅稅率只有1%至1.5%,玉米和小麥原來的進口關稅稅率也只有0.5%,即使對這些産品實行零關稅,對其價格的影響也十分有限。
  高物價、高油價和由美元貶值引起的韓元高匯率,被稱為韓國經濟的“三高”難題。如何克服“三高”,使韓國經濟健康運作,已成為韓國政府未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稿件
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正視物價的上漲 2008-03-21
應對物價上漲 64%民眾支援調高個稅起徵點 2008-03-17
瑞銀研究認為:中國目前物價上升是暫時性的 2008-03-13
當前物價仍呈結構性上漲 2008-03-10
代表委員建議:工資漲幅與物價漲幅保持均衡 200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