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主權基金政策建“寬中帶嚴”[圖]
    2008-02-29    本報駐布魯塞爾記者:尚軍    來源:經濟參考報

  歐盟委員會27日就主權基金提出一項政策建議。在西方國家日益對主權基金保持警惕的今天,歐盟的政策走勢引人關注。
  縱觀整份政策文件,歐盟委員會對主權基金大體持歡迎態度,主張投資開放,拒絕動用立法手段約束主權基金。但建議同時主張,應在國際範圍內為主權基金制訂一套自律守則,以加強主權基金運作的透明度和內部治理。

  圖為歐洲央行總部前的歐元符號模型。本報資料照片
主權基金利大於弊

  歐盟委員會在建議中指出,外國主權基金並非新鮮事物,它們已在歐盟內部市場存在了近50年,一直沒有帶來問題。隨着主權基金近些年來規模日益壯大,對外投資漸趨活躍,這才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3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主權基金,掌握的資金規模約為1.5萬億到2.5萬億美元,這些錢大多來自這些國家積攢的財政盈餘或外匯儲備。
  主權基金有別於其他投資工具的最大特點就是資金來自國家,由此引發了外界對於主權基金投資動機的猜疑。一些西方國家稱,主權基金可能會被用來為一國的戰略利益服務,其投資決定有時並非純粹出於商業考慮。這種心態因全球經濟失衡而有所加劇,因為主權基金的迅速崛起與一些國家積累了大量石油美元和外貿盈餘有關。一些處於逆差狀態的西方國家早已對貿易不平衡心存不滿,自然容易遷怒於主權基金。
  但歐盟委員會認為,主權基金投資對於接受國來説,提供的是機會。由於主權基金的投資戰略通常着眼於長遠利益,它們對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在當前金融市場動蕩中,主權基金緩解了西方金融市場普遍遭遇的信貸緊縮和融資困難。此外,由於主權基金投資範圍廣泛,並不像一國外匯儲備那樣集中於美元資産,因此有助於提高歐元在國際投資中的份額,從而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

力推全球自律守則

  正是因為看到主權基金帶來的好處,歐盟委員會主張對主權基金保持開放態度,反對採取立法手段或其他限制措施,而是要求主權基金實行自律。
  先前,歐盟內部曾有人提議要效仿美國,組成一個“歐盟外資審查委員會”,或建立一套全歐盟範圍的外資審查機制。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也建議,可在歐盟層面上套用“金股”制度,以防外國主權基金控制歐盟的戰略性産業。所謂金股,通常是指賦予持股人對公司重大事項享有否決權的特殊股份,常被政府用來防止關乎國計民生或國家安全的企業發生不希望看到的變化。
  歐盟委員會則認為,這些做法都不可取,因為它們有違歐盟致力於投資自由化的努力,只會招致對方國家的回擊,於歐盟而言得不償失,且歐盟及各成員國現有的一些制度能夠打消對主權基金負面影響的擔憂。
  歐盟委員會&&,更可取的做法是通過與主權基金及其所屬國合作,確立一套基本原則,由主權基金自願遵守,以保證主權基金投資的透明度、可預見性和可歸責性。歐盟委員會主張,歐盟應當積極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正在進行的努力,為主權基金制訂一套全球性的自律守則。

歐盟內部仍存分歧

  歐盟委員會的建議將提交3月中旬召開的歐盟春季首腦會議審議,但各成員國能否以此為基礎形成統一立場還是個未知數。
  目前,歐盟內部在主權基金問題上依然存在分歧,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部分成員國持相對保守立場,而英國等其他國家則對主權基金持更加歡迎的態度,反對過於嚴格的監管。歐盟委員會&&上述建議,就是希望在主權基金問題上形成歐盟的統一立場。
  建議説,主權基金作為一個全球性議題,尋求多邊解決途徑比單個國家行動更合適。無論是在目前的多邊努力下,還是在與主權基金所屬國的對話中,統一立場也有助於實現歐盟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歐盟內部市場是建立在開放和非歧視性原則基礎上的,為了保證其有效運作,需要統一立場,如果成員國各自為政,將造成歐盟內部市場支離破碎,有損整體利益。

  相關稿件
8.99億歐元:美微軟公司接到歐盟最大罰單 2008-02-28
中國緊固件企業積極應訴歐盟反傾銷[圖] 2008-02-27
巴羅佐&&:歐盟暫不對主權基金立法限制 2008-02-27
曼德爾森訪華 中國歐盟將啟動高端經貿機制 2008-02-26
家樂福等歐洲超市巨頭面臨歐盟反壟斷調查 200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