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可導致農作物營養流失
    2008-01-07    記者:葛秋芳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倫敦電 隨着全球日益變暖,人們賴以生存的農作物所含營養可能會越來越少。這是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對農作物的影響後得出的結論。
  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在報道中指出,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南大學研究人員的這一分析結果表明,全球變暖不僅會導致洪水和乾旱從而使農作物減産,倖存的農作物還會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而産生更少的蛋白質。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近20年來的40多項相關研究後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時,小麥、大麥、稻米和土豆的蛋白質含量平均降低15%。
  研究人員説,這一結果令人擔憂,因為許多貧困國家的人獲取的蛋白質有大約一半依賴於這些農作物。在孟加拉國,人們獲取的蛋白質80%來自這些農作物。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丹尼爾陶布建議採取一些措施來應對這一問題,例如提高土壤氮含量就有助於農作物産生更多蛋白質。
  相關稿件
全球變暖 西北敏感 2007-12-28
全球變暖催生“末日游” 2007-12-25
環保人士呼籲各國政府迅速行動遏制全球變暖 2007-12-14
高效空調熱水器能否緩解“全球變暖” 2007-12-13
監測發現:氣候變暖導致農作物種植北界北移 20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