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印度盧比對美元持續升值,主營外包服務的印度IT企業最近陷入困境,同時暴露出印度“硅谷”不少結構性問題。 近憂遠慮之下,唯有轉型才是印度IT産業的出路所在。 增強諮詢、開發新技術並加強海外收購被認為是印度IT企業的轉型方向,這有利於它們減少對勞動力優勢的依賴、拓展贏利空間、增強産品技術含量。 |

信息技術(IT)産業被印度人視為國家“最大榮耀”之一。因為IT企業密集,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羅爾被視作印度“硅谷”,標誌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績和潛力。 然而,隨着印度盧比對美元持續升值,主營外包服務的印度IT企業最近陷入困境,同時暴露出印度“硅谷”不少結構性問題。
IT産業一直有些名不副實
雖然是技術産業,但印度IT産業的成功更多依賴於勞動力優勢,大量廉價且懂英語的當地專業人才令印度在世界IT産業競爭中保持領先。 過去的10年見證了印度IT産業的飛速發展,平均每年保持30%的速度增長。如今,印度IT産業收入接近500億美元,佔全國國內生産總值的5.4%。 為鼓勵IT産業發展,印度政府&&不少經濟自由化政策和各種優惠措施,包括興建基礎設施完善的軟體技術園區,對外國直接投資的自動審批制度和減免稅收等等。 印度IT産業主要包括兩方面,軟體開發和業務流程外包。印度維普羅公司諮詢部門負責人吉裏什 帕蘭吉佩認為,印度IT産業最大的創新在於,不斷在製造軟體的過程中吸收新主意,並能保證以完備的人力資源令其得以推廣應用。維普羅是印度三大IT企業之一。 在印度IT産業發展初期,當地企業更加注重産品認證和技術改進,得以與西方同行競爭、贏得合同。如今,不少印度企業的軟體開發水平達到國際認可最高水準,同等企業數目甚至超過美國公司。 印度IT産業僱員大軍約160萬人,他們中大多數坐在電腦前工作,為西方公司編寫軟體,遠程維護這些公司的電腦並操作它們的部分電子業務。 但英國《經濟學家》周刊認為:“印度IT公司最本質之處在於它們有能力安排數目龐大的當地勞動力提供高質量服務。”文章因此下結論,“印度IT産業一直有些名不副實”。
盧比升值壓縮贏利空間
因為廉價勞動力充足,印度IT産業享有成本優勢,這雖然推動印度“硅谷”發展,卻為日後印度貨幣升值埋下隱患。 國際市場早年供求特點有利於印度IT産業發揮其低成本、勞動力充足的優勢。當時,西方企業迫於成本壓力不得不大幅裁員,但其電腦系統仍需大量人工維護,由此産生巨大需求。印度處於服務供給端,擁有大批培訓優良又講英語的IT工程師,他們的工資與西方同行相比少得可憐。 隨着高速光纜成功連接,西方企業與印度IT産業開始聯手,優惠的美元對盧比匯率令二者合作更富吸引力。西方公司以美元支付印度IT企業,而後者則以盧比支付員工工資。 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聯合會主席基蘭 卡爾尼克認為,由於上述有利條件存在,印度IT企業的生意自然“風險低、利潤高”。為追求更好的銷售業績,當時不少印度企業迅速擴張僱員隊伍,並且因為成本低廉無需擔心每個員工的具體生産力。在這樣的模式之下,印度IT企業的收入與其員工數目往往成正比。 印度盧比對美元的迅速升值大幅壓縮印度IT企業的上述贏利空間。自2006年6月以來,印度盧比對美元已經升值16%。同時,越來越多IT人才因為追逐高工資頻繁跳槽。印度IT專業人才的工資近年來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上漲。照此趨勢,印度高級IT人才的工資不久將接近西方水平。 以勞動力充足著稱的印度IT産業因此可能面臨人才短缺。印度工科學校每年頒發近20萬張畢業證書,培養25萬名畢業生,但其中只有半數能夠勝任IT産業的工作。
匯率打開潘多拉之盒
盧比對美元升值極大削弱了印度的勞動力優勢,同時暴露出其IT産業的其他結構性問題,在印度“硅谷”打開潘多拉之盒。 首當其衝是印度IT業面臨的老問題,包括基礎設施落後、優惠政策即將到期等等。由於交通設施發展有限,在班加羅爾工作的印度工人每天上班可能有四個小時花在路上。到2009年,印度IT企業享有的部分免稅、補貼政策將到期。 內部問題尚未解決,印度IT企業又遭遇“外敵”,即世界其他地區正在興起中的IT企業。歐洲中部不少國家IT産業規模雖然不及印度,但有實力競得不少大單生意。 隨着印度“硅谷”聲名漸起,不少西方大企業加大對當地投資,令競爭更加激烈。在2002年,雖然IBM、惠普和埃森哲等6家全球最大IT企業在印度設有分支機構,但它們在當地雇用員工總數不超過一萬人。近年來,這些大企業在印度的分支機構逐漸壯大,在當地僱員人數已經超過15萬人。這樣一來,無論規模還是成本,大型IT企業都能與印度本土企業相競爭,而且在品牌效應和國際影響方面還更勝一籌。 諮詢公司福裏斯特研究公司研究人員蘇金 阿普特因此認為,印度IT産業面臨不少挑戰,唯有轉型才能繼續發展。
市場萎縮
印度IT産業要繼續發展,不僅要解決當下已經暴露的問題,還需迎接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包括市場萎縮。 隨着美國經濟增長減速,美國企業在未來短期內可能削減用於IT技術的開支,將直接影響印度IT企業銷售業績。長期而言,技術更新是印度IT産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隨着技術更新換代,不少印度企業提供的IT服務今後都能自動完成。這一變化正在發生,例如:越來越多西方企業如今無需印度企業代其進行軟體測試。 里昂證券亞洲公司分析,印度IT企業佔有的市場份額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減少。這家公司預測,印度IT企業今後通過計算機遠程處理的業務量將比時下減少60%。
轉型出路
近憂遠慮之下,唯有轉型才是印度IT産業的出路所在。 增強諮詢、開發新技術並加強海外收購被認為是印度IT企業的轉型方向,這有利於它們減少對勞動力優勢的依賴、拓展贏利空間、增強産品技術含量。 一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轉變。印孚瑟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常務董事S 戈帕拉克裏斯南介紹,公司如今近1/4收入來自技術諮詢業務。維普羅公司不久前則以六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信息技術交換公司,成為最大宗的印度企業海外收購之一。 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聯合會主席卡爾尼克認為,印度企業的轉型速度不夠快,但仍然有時間做出調整。但加特納證券公司的諮詢師帕薩 延加認為,局勢緊迫,如果印度IT企業不在三四年內實現轉型,將失去賺錢的大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