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看美國]美企視中國為最優先拓展市場
    2007-11-13    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最近發布的2007年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是絕大多數美國企業的最優先拓展市場或接近最優先考慮市場之一。
  調查報告顯示,視中國為最優先拓展市場或接近最優先考慮市場之一的美國跨國企業達到了84%,多達68%的受訪者稱將加大在中國的資源投入,83%的受訪者認為在華業務有利可圖,85%的受訪者認為去年中國區收入要超過前一年。
  對於未來5年在華發展前景,55%的受訪者&&樂觀,38%的受訪者&&比較樂觀,另有7%的受訪者保持中立,沒有一家美國企業對前景&&悲觀。
  報告認為,在美國貿易問題上,美國國內對全球化影響和對新貿易協定進行審查的大辯論,尤其是國會在人民幣和對華貿易問題上的制裁威脅,令美國企業普遍感到擔憂。在所有受訪企業中,8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繼續抬頭,這是所有調查中比例最高的一個結果,另有13%的受訪者認為情況未變,沒有一家企業認為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狀況得到了改善。
  報告還顯示,這些企業在華經營也面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最讓跨國企業感到困難的,就是難以找到符合資格的員工。
  員工問題已連續兩年位列在華跨國企業“困難榜”榜首。2007年度的報告指出,儘管中國擁有龐大的受教育人口,但缺乏經理人、金融分析師、律師、會計及相關專業性人才。跨國企業針對本土人才展開的激烈競爭,凸顯出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短缺難題。在一些中國城市,跨國企業員工流動率達到了15%,高於其他亞洲經濟體。在該委員會下屬的250家美國公司中,49%企業認為,在華招聘員工變得更困難;另有44%的企業認為,情況與過去一樣;認為情況有所改善的企業不到7%。
  除員工問題外,分列“困難榜”第二至第六位的與2006年度的報告一致,其中“第二難”是中國的行政審批。報告認為,這一問題變得緊迫,可能與中國市場的開放速度有關,隨着更多經濟領域對外開放,外國企業需要申領更多的許可證書,這必然會碰到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
  知識産權一直是中美貿易中的摩擦點,此次成為美國在華企業公認的第三大難題。但與前年將該問題列為首要困難相比,中國過去兩年在保護知識産權上的進步有目共睹。近40%的受訪企業認為,中國的知識産權保護工作在過去一年取得了進展。列第四位的是中國市場的過度競爭和生産過剩,該條在2005年度列第10位。相關調查顯示,46%的受訪企業認為這一問題在過去一年變得更為嚴重。
  此外,關於政府經濟決策和立法的透明度問題、産品和技術標準制訂問題、中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問題、中國在物流領域的落後問題、中國服務業市場准入狀況等方面,美國企業希望能進一步得到改善。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成立於1973年,為在華美國企業主要商業性組織,目前共有會員公司250家,包括部分《財富》全球500強企業。
  (本報記者劉洪11月12日發自華盛頓)
  相關稿件
[劉洪看美國]星巴克的召回令想説明什麼 2007-11-06
[劉洪看美國]樓市降溫對美經濟構成重大風險 2007-10-30
[劉洪看美國]FDA:在風口浪尖上醞釀改革 2007-10-09
[劉洪看美國]格林斯潘讓布什“嚇了一跳” 2007-09-25
[劉洪看美國]美國經濟衰退幾率正在增加 200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