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看美國]格林斯潘讓布什“嚇了一跳”
    2007-09-25    記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格林斯潘近兩周講的話,似乎比他18年美聯儲主席生涯時期講得都要多:評點經濟走勢、縱論天下格局、回顧人生道路、感嘆世道變遷,而且很不客氣地“敲打”了一下總統布什,讓比格老小了一輩的布什有苦難言,尷尬萬分。
  與以往模棱兩可的“格氏風格”大相徑庭,格老最近對布什的批評可謂乾脆、直接、不留情面。格林斯潘在17日上架發行的回憶錄《動蕩時代:新世界中的冒險》中指出,他最大的不安就是布什不願否決失控的財政預算,這導致財政赤字惡化,使美國迷失了方向。
  在此後的多次採訪中,他還一再&&,共和黨人在財經政策上政治思維挂帥,“以原則換權力”,因此,共和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慘敗,完全是“咎由自取”。
  作為歷經裏根、老布什、克林頓、布什四任總統的“四朝元老”,格老在對同屬共和黨人的布什懷有頗多不滿的同時,卻對四位總統中惟一的民主黨人克林頓青睞有加,還説克林頓是一段時間以來最好的“共和黨”總統。
  正話反説,揶揄嘲諷,格老的這番表態,着實讓本已飽受輿論攻擊的布什顏面無光。但格老拿出了更具殺傷性的“武器”,他在回憶錄中説,令他感到悲哀的一點是,“發動伊拉克戰爭主要是為了石油。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政府)在政治上又不便承認”。
  伊拉克問題現在是布什的最大心病,而他當初是以“反恐”為名派軍隊開進巴格達的,格老現在捅破窗戶紙的做法,自然讓布什更加難堪。
  但81歲的格老是老臣、長輩,德高望重,弄得布什批評也不是,不批評也不是。但壓力還得化解,於是他和副總統切尼只能親自出馬,予以委婉反駁。
  布什接受了對他有頗多支持的福克斯新聞&的採訪,在採訪中&&,政府的財政記錄是好的,也是值得稱道的,雖然他很尊敬格林斯潘,但不贊成他對政府財政政策的批評。布什還説,格林斯潘推動的減稅政策正在幫助美國擺脫經濟衰退和恐怖襲擊帶來的影響。
  切尼則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大談和格老同在福特政府時期的友誼,但也&&,他敬重格老並認為其是一個“偉大”的美聯儲主席,但他不贊成其對布什政府財政政策的批評,切尼還以美國過去幾年經濟的持續發展為依據為布什政府的財政政策辯護。
  與格老直言無忌不同,布什和切尼還須顧及政治風度,因此辯護起來也只能點到為止、欲説又止。
  可能對老朋友切尼來説,從沒想到卸任後的格老這麼能説,又這麼敢説。其實有時也很好理解,按照格老自己的解釋,隨着卸任時間的加長,自己在説話方面愈加放鬆,自然也就希望能多講講真話;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定原因,那就是他的回憶錄《動蕩時代:新世界中的冒險》最近與讀者見面了。
  據説這本書光稿費就給格老帶來了800萬美元的收入。金錢不少,同時也是一生總結,難怪格老最近不辭勞苦,趕場兒似地接受媒體的馬拉松式採訪,且不惜扛上布什政府,讓布什也為他的新書宣傳做點貢獻。
  不過,讓布什和切尼高興的是,饒舌的格老已經&&,新書宣傳完後,他將節制言論,保持某種“匿名和隱私狀態”。不知道格老是不是真會言出必行,是否真會回到原先的“格氏風格”。但他最近這一回“語不驚人死不休”,也着實讓布什政府驚出了一身冷汗。
  (本報記者劉洪9月24日發自華盛頓)
  相關稿件
[劉洪看美國]美國經濟衰退幾率正在增加 2007-09-18
[劉洪看美國]次貸危機:美國由被動應戰變主動出擊 2007-09-04
[劉洪看美國]美國"終身市長"期望親身感受中國 2007-08-28
[劉洪看美國]食品質量負面報道殃及海外中餐館 2007-08-21
[劉洪看美國]次貸危機使伯南克面臨艱難抉擇 200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