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俄羅斯22日宣布,提名曾擔任過捷克總理和中央銀行行長的約瑟夫 托紹夫斯基出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但身為歐盟成員的捷克卻不領情,依然&&支持歐盟的提名人選——法國前財政部長多米尼克 斯特勞斯-卡恩。 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此舉不僅在於分化歐盟,也是向捷克示好,在捷克考慮是否允許美國在境內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關口為自身增加籌碼。 現任IMF總裁羅德里戈 拉托早在6月底就宣布,他因“個人原因”決定於今年10月提前離職。根據以往不成文的慣例,基金組織總裁一直由歐洲人擔任。歐盟7月10日已推舉法國前財長斯特勞斯-卡恩接替拉托擔任新總裁。 然而,俄羅斯22日宣布,提名曾任捷克總理和央行行長的托紹夫斯基為總裁,顯示出對歐盟決定的不滿。俄羅斯財政部長阿列克謝 庫德林説,IMF總裁的挑選方式應該更開放,更富於競爭性。俄羅斯媒體引用庫德林的話説:“IMF常常不能成功幫助許多國家度過危機,這一組織的威信有待提高。而IMF總裁的正統性和威望有助於集中多國力量,預防危機發生。”
托紹夫斯基於1993年捷克共和國獨立後出任國家銀行總裁,1997年至1998年間擔任捷克總理,隨後返回國家銀行,繼續擔任總裁,直到2000年。如今,托紹夫斯基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工作。 不過,作為歐盟成員國,捷克對俄羅斯此舉並不領情。捷克總理米雷克 托波拉內克説:“托紹夫斯基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捷克共和國的提名人選。”托波拉內克説,捷克政府已經同意支持歐盟的提名人選斯特勞斯-卡恩,“我們認為改變立場顯得不可信”。捷克媒體引用捷克財政部長米羅斯拉伕 卡勞謝克的話説,捷克政府“將尊重歐盟財政部長理事會的決定”。 (新華社專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