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隨着印度經濟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印度人投資股市,跟蹤股市走向在印度漸成全民風尚,覆蓋程度直逼印度國民的兩大娛樂活動——玩板球和看寶萊塢電影。 2004年,孟買證交所敏感30指數剛剛突破4000點,3年後該指數躍過14800點。7月5日印度股市開盤後,連創歷史新高的孟買證交所敏感30指數繼續上行,盤中一度達到14963.26點,15000點關口可謂“近在咫尺”。 時下,印度越來越多的媒體專門開闢了股評欄目,似乎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印度也正邁向“全民炒股”的新階段。據報道,印度目前共有3個全國經濟新聞頻道,均辟出相當篇幅進行股市動態報道。另外,還有一個專門播報財經新聞的電視頻道也在策劃之中。此外,印度共有4份全國發行的財經報紙,還有10多份財經雜誌。印度不少主流報紙也將財經報道視為重點內容。《印度斯坦時報》在印度國內的發行量達到1400萬份,其財經版位置顯著,甚至排在國際新聞版之前。 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將積蓄投入股市,資金規模也在增大。滙豐銀行數據顯示,印度股民時下投資於股票與基金的資金佔家庭儲蓄的5%,而2003年只有1%的家庭儲蓄被用於股市投資。此外,隨着投資增加,孟買證券交易所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共有3500家公司在孟買證交所上市,成交量可觀。去年10月,孟買證交所市值一度達到7300億美元。 不過,有股市投資就有風險,印度股市也不例外。今年5月,孟買證交所掛牌企業最高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但進入6月之後又呈下跌狀態,有時一天內就下跌1%。 看漲印度市場的分析人士認為,印度消費者的財富積累與軟體製造業等工業發展越來越息息相關,為股市繁榮奠定了良好基礎。滙豐銀行印度共同基金負責人桑賈伊 普拉卡什説,更多印度人通過投資股市致富。他説:“人們對待儲蓄與投資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過,看跌的分析人士可沒這麼樂觀。他們認為,投資者的盲目樂觀與大量“T+0”交易導致印度股市出現泡沫。對市場持悲觀預測的分析人士還警告説,幾年前技術股上市時,印度股市也紅火一時,但最終因為泡沫破裂而蕭條。 無論未來走向如何,印度股市當前紅火的原因之一是印度經濟的良好發展狀態。在截至今年3月的2006年財年,印度國內生産總值以9.6%的速度增長,為18年來印度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年。 供職於印度一家銀行的馬拉霍特爾説:“這可不是一時狂熱,市場肯定要上揚。”在他看來,印度全民跟蹤股市動態並非簡單的社會潮流,而是對印度經濟增長前景有信心。《紐約時報》記者希瑟 蒂蒙斯説:“相信印度股市意味着相信印度,相信這個國家有能力從一個人口年輕、基礎設施陳舊、街道混亂與盲目樂觀的混合體轉變為一個企業強國。” (新華社專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