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丟掉“尿不濕” 收穫“綠色親情”
    2007-06-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新華社北京電 如今在美國,時髦的育兒做法是不給嬰兒用“尿不濕”或尿布,而是通過暗示、習慣培養等辦法判斷寶寶何時排便。這種做法的支持者認為,丟掉“尿不濕”不僅可以增強嬰兒的舒適感,加深親子交流,還能減輕環境污染,收穫“綠色親情”。
  紐約不少母親加入了一個訓練嬰兒規律排便的組織。該組織創辦者洛利埃丁格説:“讓孩子擺脫沾滿污物的尿布能讓嬰兒更加清潔舒適。”
  英格麗德鮑爾的觀點與埃丁格相似。在2001年出版的《不要尿布:嬰兒“自潔”技巧》一書中,鮑爾寫道:“經常使用尿布的嬰兒與不常使用尿布的嬰兒相比,舒適感和衞生程度更差。他們不大在意身體的功能,今後還必須學習不再把衣服當廁所用。”
  拒絕使用“尿不濕”還能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有個一歲女兒的卡拉麥加裏説,不用“尿不濕”讓她感覺和女兒更加親密。她説:“感受嬰兒的暗示,然後根據暗示做出反應,讓我和寶寶的交流更完美。”
  “嬰兒不需尿片”組織創始人之一梅琳達羅思坦在兒子八個月大、女兒剛出生時就不給他們用“尿不濕”或尿布。羅思坦説,這樣做讓母親更積極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彌補了母子間“缺失的紐帶”。
  該組織的網站介紹説,一般情況下,嬰兒在早上起床後、午睡後或喂奶後有排便需求。另外,母親需要上廁所時往往也是孩子需要排便的時候。父母還可以觀察孩子的表情和聲音,判斷他們是否要排便。
  據統計,在美國,平均每分鐘有大約3.8萬個用過的“尿不濕”被丟棄。“尿不濕”已經成為僅次於報紙和食品飲料包裝的第三大垃圾源。而“尿不濕”使用的材料大多無法生物降解。
  相關稿件
美國汽油庫存意外下降推動國際油價上漲 2007-06-29
多數美國家長對媒體色情暴力內容&&擔憂 2007-06-29
[文摘•集萃]美國六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2007-06-28
美國施惠基金會:美國去年慈善捐助創紀錄 2007-06-26
[劉洪看美國]美國新能源法案引發國內爭議 200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