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6-07 本報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 伯南克5日&&,儘管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仍在持續,但美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裏仍將保持“適度”增長。 伯南克當天通過衛星向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一個國際貨幣會議發表了講話。他説,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乏力,但從過去四個季度的表現看,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仍平均增長了2%。他預計,美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以接近或略低於這一水平的速度增長。 伯南克説,多項美國經濟指標也支持了這種預期:核心通貨膨脹率雖然仍處於高位,但近來正逐步降低;儘管原油價格近來有所上漲,但與去年的最高價位相比仍有一段距離;長期通貨膨脹預期也在可控範圍內。 此外,儘管美國房地産市場的調整仍在繼續,但房地産市場的問題對其他經濟領域並未構成重大衝擊。伯南克也警告,住房市場降溫仍可能會繼續對經濟增長構成拖累,且這種負面影響持續的時間可能要長於以前的預期。 另據最新公布的美國商業圓桌會議2007年第二季度首席執行官經濟展望調查結果預計,由於消費支出強勁,美國經濟今年將以2.6%的速度繼續溫和增長。據法新社消息,反映美國大公司首席執行官預測美國下半年經濟表現的“經濟展望指數”從一季度的84.9略降至81.9。該指數高於50反映出企業高管預計經濟將處於擴張狀態。 美國商務部上周公布的初步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僅增長了0.6%,增幅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2.5%,為2002年第四季度以來最低增速。美國經濟增長乏力引發外界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心。 此外,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日晚間報道,日本內閣府當天發表關於全球經濟形勢的報告——《世界經濟的潮流 2007年春》指出,美國的勞動生産率呈現出加速上升態勢,相對於其他發達國家的優勢正在擴大。 據報告發表的數據,1990年至1995年,美國全行業勞動生産率年均上升了1.2%,而1995年至2000年年均上升了2.1%,到2000年至2004年時,美國勞動生産率更是達到了2.8%的年均增幅。 報告説,勞動生産率是決定一國經濟是否具有未來成長性的關鍵,如果把美國2005年勞動生産率水平量化為100,日本同期勞動生産率水平只有71.1,德國、法國等歐洲11國的水平也只停留在88.1。按照日本內閣府報告的説法,其他發達國家與美國在勞動生産率方面的差距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時本來有過縮小趨勢,但如今差距卻又越拉越大,其主要原因是美國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呈現出加速上升態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