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談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2007-05-21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美國和中國通過戰略經濟對話可坦誠討論相關問題,共同探尋解決途徑,並有希望最終達成互利協議。”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即將舉行的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作出了這樣的評論。
    作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時的知名談判對手巴爾舍夫斯基雖然已離開政壇,但仍一直關注着中美關係發展,並對中美兩國元首發起的戰略經濟對話予以高度評價。
    “戰略經濟對話與其他所有機制一樣,我認為都有利於增進兩國的理解和相互尊重。”巴爾舍夫斯基強調,從這一點看,對話對促進美中兩國關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不容回避的是,中美在許多經貿問題上也存在着分歧。在美國國會,一些議員甚至主張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巴爾舍夫斯基則對這種武斷的主張&&反對,她説:“我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因為一些貿易分歧本身成因就很複雜,也並非就是中國一方的因素,制裁中國不是一個好主意,也並不能解決問題。”
    就美國鉅額對華貿易赤字問題,曾擔任美國最高貿易官員的巴爾舍夫斯基認為,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中國對美國出口確實很多,但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美國人消費欲過於旺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人民幣升值,也不可能解決美國的赤字問題。她説:“不管人民幣匯率怎樣變動,都無法改變美國鉅額外貿赤字的現實,因為赤字是多個原因造成的,並不僅僅由匯率決定。”
    巴爾舍夫斯基認為,類似這種重大分歧,就需要通過平等對話來解決。作為世界上兩大重要經濟體,“美中經貿關係至關重要,我不希望有任何事情來破壞這種關係,這不符合兩國的利益”。
    按照中美雙方達成的協議,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於5月22日至23日在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將作為兩國元首特別代表,共同主持此次對話。與吳儀和保爾森都相熟的巴爾舍夫斯基説,“不管最後取得什麼樣的結果,他們應該都能促進雙方高層間的理解,從而對兩國關係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稿件
王新培:中美將就知識産權等問題進行磋商 2007-05-17
中美商會發布年度白皮書:中國進入全球貿易潮流速度快 2007-04-27
喝白酒“中”美元促銷方法遭到質疑 2007-04-24
雙方財長缺席 中美經濟“預熱”會平淡落幕 2007-04-18
貿易摩擦頻繁 中美探討改善雙邊經濟關係 200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