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3-17 本報駐維也納記者:宋國城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部長級會議後&&,目前國際原油市場供求平衡,因此決定維持現行原油生産政策不變。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延續了三年多的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緊張的局面目前已出現緩和跡象。 近年來,由於世界原油需求不斷增加,加上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大幅上漲,其中紐約市場油價在去年7月份一度達到每桶78.40美元的歷史最高點。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着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緊張明顯緩解,油價大幅回落。今年1月份,由於美國和歐洲暖冬天氣抑制了取暖油消費需求,紐約市場油價一度跌至每桶49.90美元。近來,國際市場油價基本在每桶60美元左右的高位徘徊。 分析人士指出,隨着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加上非歐佩克産油國原油産量增加,今年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緊張局面總體上將繼續緩解。 歐佩克15日發表的月度報告説,今年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量預計將為8548萬桶。由於非歐佩克産油國原油日産量將比去年增加120萬桶,市場對歐佩克的原油日均需求量仍為3040萬桶,與去年持平。市場分析人士估計,今年歐佩克12個成員國原油日産能力將在3100萬桶以上,因此從理論上説歐佩克有能力滿足市場需求。 此外,從近期來看,隨着北半球冬季取暖油消費高峰期即將結束,今年第二季度世界原油需求將出現季節性下降。這也是有利於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緊張出現緩解的因素。 一些歐佩克成員國目前甚至擔心,隨着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世界原油需求有可能下降,進而導致油價大幅下跌。歐佩克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為4.6%,低於去年的5.3%。 儘管國際市場原油供應緊張局面出現了緩和跡象,但市場分析人士依然認為,由於目前國際市場原油供求平衡仍比較脆弱,市場容易對一些影響原油生産和運輸的消息作出過度反應,因此油價仍面臨大幅波動危險。 伊朗核問題久拖不決仍然是不利於國際原油市場保持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近幾個月來伊朗核問題對油價的衝擊有所弱化,但如果該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甚至局勢出現進一步惡化,油價仍有大幅波動的可能。 歐佩克在15日的部長級會議結束後&&,目前國際原油市場“供求平衡”,油價位於石油生産國和消費國都能接受的“合理水平”上;歐佩克將“繼續關注國際原油市場變化”,必要時會採取干預措施。市場分析人士預計,歐佩克今年將繼續以調節日産限額為手段,致力於維持油價穩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