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6-11-21 新華社記者劉洪11月20日發自華盛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中期選舉,美國政壇權力又一次大挪移。民主黨重掌國會,共和黨遭受打擊。但要説到布什政府內,誰的權力最“逆市看漲”,那可能非財政部長保爾森莫屬。
美國《財富》雜誌日前就斷言:保爾森有兩大優勢,一是與民主黨交好,二是其在內閣中是最有名的“中國通”。因此,他正被布什推到前&,成為與民主黨周旋並主掌美國對外經貿政策的關鍵人物。
這可能並非過譽之詞,在拉姆斯菲爾德被迫下&、伊拉克成為布什“負資産”之際,經濟問題和中國問題正在成為布什重振民心的核心話題,被賦予“超級部長”權力的保爾森,必定將在其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中期選舉民主黨大勝的第二天,布什就公開&&,他已要求保爾森去跟“國會山那些傢伙”談談社會和醫療保障改革。社會保障、老年醫保和聯邦醫保,是美國政府必須改革的三大福利開支項目,也是決定布什能否取得政績的關鍵所在。
民主黨人其實也喜歡跟保爾森這樣的中間派人物打交道。高盛集團董事長出身的保爾森是商人,商人兩面下注,他跟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的私交一直都不錯。自今年夏天被布什延攬入閣後,他就一直與民主黨領袖進行溝通,尋求對本方政策的支持。
保爾森把他在華爾街的精明帶到了華盛頓。他的一些立場,比如在環保上的高標準,使他與共和黨保守派有很大差別;保爾森也很少黨同伐異,這使他在政黨壁壘分明的政壇中游刃有餘。
此外,保爾森對自己的能力也非常自信。他在中期選舉後接受採訪時説,不能講布什政府在過去做得不好,只是過去存在更多的黨派偏見。而他要做的,則是尋求兩黨的支持找出解決方案。即將出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的民主黨參議員馬科斯 鮑卡斯就曾説:“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保爾森身上似乎很少有意識形態的東西。”
除了在美國本土的超級“人緣”,保爾森另一讓人欽羨的資歷,就是他的中國“人緣”,他擁有“中國通”的背景。他日前在接受《財富》採訪時坦陳,自己到訪中國有70次。事實上,他已成為主導美國對華經貿政策的“超級部長”。下月,他將率領同為內閣成員的能源部長波特曼、商務部長古鐵雷斯、貿易代表施瓦布到訪中國,出席首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這次對話,正值民主黨十餘年後再次重掌國會,勢必成為美國上下關注的焦點。保爾森如果成果豐碩,將鞏固其政府財經第一把手的位置,並擴大其在國內重大經濟問題上的影響力。
事實上,憑着自己的精明和豐富的人脈資源,保爾森正成為其他多名部長的後盾。他正在幫助古鐵雷斯平衡對華貿易逆差,幫助施瓦布重啟全球貿易談判,並游説國會通過政府的多項減稅措施。
保爾森會成功嗎?民主黨資深眾議員查爾斯 蘭熱爾斷言:“我有充分把握説,保爾森對總統有影響力,但問題是影響力有多大?”保爾森能否放開手腳,取決於布什是否真能授予這個共和黨色彩相當淡薄的商人足夠的決策權。
曾經擔任高盛集團高級主管的約翰 羅傑斯對這位“老領導”充滿信心,因為保爾森有着過人的謀略和堅韌的性格,此前在華爾街的成功經歷就是最好的佐證。羅傑斯説:“你不會再找到一個和他一樣頑強的人……假如他看到一棵倒下的大樹,他會告訴你‘可以邁過去,也可以鑽過去,但絕對不能繞過去’;他有迎頭解決難題的積極判決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