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歐盟新的對華政策文件
    2006-10-26    新華社記者:吳黎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10月24日,歐盟委員會在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發表了題為《歐盟與中國:更緊密的夥伴、承擔更多責任》的對華政策文件。這是歐盟委員會發表的第六份對華政策文件。這份長達20多頁的文件指出,歐中關係日益成熟和務實,歐盟必須繼續發展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文件同時認為,隨着歐中戰略夥伴關係更加密切,雙方的責任也在增加。

重新評估中國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政治經濟實力不斷上升,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和第三大出口國,成為國際舞&上的重要政治力量。因此,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歐洲的影響是歐洲各界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
    作為本屆歐盟委員會第一份對華政策文件,《歐盟與中國:更緊密的夥伴、承擔更多責任》稱:“歐盟必須有效地應對中國的崛起。同時,為了應對自身的挑戰,歐盟必須挖掘與中國夥伴關係的潛力。”歐盟負責對外關係和歐洲睦鄰政策的委員費雷羅-瓦爾德納女士也在&&政策文件的發布會上一再強調,中國的再度崛起是一個“受歡迎的現象”。
    從民眾角度看,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深受歐洲消費者歡迎,“漢語熱”流行歐洲。但不可否認的是,歐洲民眾對中國的和平發展也有種種關切。歐盟委員會於今年5月發起一個“大眾諮詢”活動,為本次政策文件的&&“取經”。
    從歐盟的領導層來看,上一個歐盟對華戰略文件是2003年普羅迪領導的歐盟委員會制訂的。巴羅佐領導的新一屆歐盟委員會2004年上&後,與中國在軍售解禁、人權和貿易等諸多問題上多次接觸,如何與一個實力快速上升的中國打交道是他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平衡”、“務實”的戰略

    從總體上看,這份政策文件提出的對華戰略是對歐盟以往戰略的繼承和發揚。2003年,歐盟與中國宣布致力於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新政策文件指出,自歐中決定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雙邊關係日益成熟和務實。因此,歐盟的對華政策必須保持當前所實施的“接觸”與“發展夥伴關係”戰略。
    這份文件還提出了歐盟未來發展對華關係的一系列具體而務實的政策措施,如繼續支持中國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支持中國的開放、穩定、人權和法治建設,在科學、文化以及國際事務等方面與中國展開闔作等。
    正如這份文件的標題所示,歐盟一方面要使歐中戰略夥伴關係“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則呼籲中方與歐方一道承擔更多的責任。
    政策文件的“姊妹文件”——歐盟對華貿易戰略文件提出,中國的發展使歐洲面臨着更難應對的新經濟競爭,但該文件同時也強調,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盟,都從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獲益。正如歐盟貿易總司一位負責中歐貿易的官員所説:“這是一個平衡的文件。我們在致力於發展戰略夥伴關係的同時,也不回避問題。”

希望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歐盟的這份政策文件,尤其是歐盟對華貿易戰略文件,&&希望中方在一系列領域進行更多改革。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刊文認為,歐盟&&新的對華貿易戰略,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敦促中國擴大市場開放,以利歐盟企業爭取到更多的中國招標項目。
    眾所周知,10月初,歐盟與中國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中歐峰會上宣布啟動歐中新一代夥伴關係框架協定《夥伴關係與合作協定》的談判。24日,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説,下月初他訪華時將與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商討有關這一協定的談判事宜。
    政策文件也在其結論部分指出,文件提出的建議已經列入了歐盟的議程,未來的《夥伴關係與合作協定》將提供一個重要的務實機制來推動這些議程。因此,歐盟在此份政策文件中提出一些要求也不無增加歐盟在未來夥伴關係框架協定談判中籌碼的用意。

  相關稿件
歐盟委員會發表對華政策文件 2006-10-25
中國鞋企宣布對歐盟提起反傾銷訴訟 2006-10-24
歐盟擬對我亞麻織物進行反傾銷調查 2006-10-23
歐盟對中國草莓徵反傾銷稅 200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