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6-10-24 本報駐維也納記者 宋國城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日前決定將從11月份開始減少原油日産量120萬桶,以阻止油價繼續下跌。綜合歐佩克官員和市場人士觀點,歐佩克的減産決定在短期內會推動國際市場油價小幅上揚,但由於全球範圍內原油庫存增加,市場供求緊張狀況緩解,預計中期油價仍將維持穩中回落的走勢。
歐佩克秘書處一名不願公布姓名的官員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由於非歐佩克産油國2007年産量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歐佩克的減産決定不會對明年的原油供應産生大的影響,油價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非歐佩克國家的産量。
該官員稱,歐佩克認為,由於第四季度國際市場原油需求量較大等因素,市場油價仍有上漲空間,但每桶80美元的油價不可能出現。他指出,在國際市場油價過高的時候,歐佩克的增産措施效果不明顯,但歐佩克的限産決定可以起到穩定市場和支撐油價的作用。
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歐佩克減産決定近期可能會將國際市場油價推高至每桶65美元,並波及取暖油和汽油價格,但總體上看,歐佩克的減産幅度不足以引起市場過度反應。
業內人士指出,市場油價經過近兩年的周期性炒作之後開始出現以供求關係為基礎的理性回歸,國際原油市場發生趨勢性變化的跡象進一步顯現。從歐佩克的減産決定可以看出國際原油市場未來發展變化的一些特徵,其中包括:市場供應能力將進一步好轉,短期內供求關係對油價形成的壓力有所減輕;在市場調控能力方面,歐佩克已開始恢復元氣;新一輪油價下跌空間將大大縮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