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勇於正視“灰色收入”問題
    2010-08-26        來源:新京報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24日刊登署名為王有捐的文章,認為“中國2008年灰色收入規模在5.4萬億元”之説不可信。

  根據王小魯於今年7月完成的《灰色收入與國民收入分配》研究報告,2008年全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為23.2萬億元,比官方公布的數據高出5.4萬億元——而這個數字,就是灰色收入規模的大致估計。
  這個數據精準與否,外行人也許難以識破天機,但從常理來説,既然是質疑,就要給出一個更準確與可信的説法——遺憾的是,此番質疑僅僅認為王小魯“使用的調查和估算方法有值得商討之處”。準確的數據是什麼,仍舊是個謎。
  其實,灰色收入問題是個國際化的問題,數據的多寡也許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直面的勇氣和紓解的誠意。一方面,我們正處於轉型期,以市場為主導的分配機制尚未完善,大量不充分競爭、壟斷或半壟斷領域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勞動權益保護相對孱弱,尤其是在人口紅利尚未終結的現實下,普通勞動者在分配中處於弱勢地位。加上大量國有資源在進入市場時,因制度或監管闕如,往往被權力集團侵佔和掠奪,使公共利益受損——貨幣化的灰色收入,必將在社會財富總量中佔據着相應的位置。

  相關稿件
灰色收入論戰 統計局刊文質疑王小魯 2010-08-25
“灰色收入”統計引出方法之爭 2010-08-25
王小魯:中國年灰色收入達5.4萬億 2010-07-19
加強向富人徵稅別忽視灰色收入 2010-06-11
規範灰色收入是一個重要的開始 20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