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隱性”優勢
    2010-07-22    作者:梅新育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俄羅斯,中國現在是僅次于德國、荷蘭的第三大貿易夥伴,中俄貿易額559億美元(中國海關統計568億美元)。持續發展的經貿關係,能為中俄雙邊關係奠定穩固的基礎和不斷深化、提升的動力。但中俄經貿常常經歷波折,特別突出的是,2007年有旨在禁止外國人經營俄羅斯零售業的俄羅斯第683號政府令(簡稱“禁商令”),2009年又突然關閉10至15萬人賴以為生、向幾乎整個東歐供貨的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扣押中國商人數十億元貨物。除了中國作為貿易夥伴分量不如西方,以及俄羅斯社會混雜了高傲、忌憚、失衡的復雜對華心態幹擾之外,還因為中國經濟和對俄經貿的某些特點,使得俄羅斯政治、經濟和輿論精英易于低估對華經貿的重要性,高估其可替代性。
  首先,無論是在中方還是俄方,對華貿易受益者都相對分散而難以形成有強大政治行動能力的集團。中國對俄出口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分散的中小商人完成的,“集體行動的邏輯”決定了小規模和高度分散的中國商人難以聯合起來集體遊説俄羅斯精英,為自己在俄羅斯創造較好的生活和經營環境。中國對俄出口很大一部分是廉價日用品,其受益者是普通居民,同樣是由于“集體行動的邏輯”,俄方受益者並沒有強烈動機聯合起來遊説本國政府公平對待令他們受益的中國商人及其貨物。相比之下,俄羅斯本土企業無論是與中國投資者競購資産,還是遭受中國競爭者衝擊,都有更強的內在動機和更大的能量遊説政府,制造輿論壓力。
  毋庸諱言,與西方集團相比,對華經貿在俄羅斯不僅份額低,而且可替代性較高,市場地位相對虛弱。2008年對華貿易僅佔俄羅斯外貿總額的7.87%,相當于俄羅斯四大歐盟貿易夥伴(德國、荷蘭、意大利、波蘭)的四分之一; 西方國家能夠向俄羅斯提供其急需、且其他國家無法提供的先進技術裝備,俄羅斯決定耗費巨資引進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就突出體現了這一點。在軍事工業部門,中國更多是從俄羅斯引進而不是出口技術,在民用工業部門,中國雖佔有較多優勢,但常常也不是掌握最先進技術,對俄出口有相當一部分屬技術含量較低的中小型日用消費品。中方的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很大一部分屬于隱性優勢而非顯性優勢,因而易于讓俄羅斯等東道國政治、經濟和輿論精英誤以為中國貨物和服務容易替代。只有在實踐中碰壁之後,他們才漸漸認識到中國的這些隱性優勢。
  雖説中國相當一部分對俄出口日用消費品貌似技術含量較低,殊不知中國制造業的規模效應和范圍經濟、中國企業壓縮物料和能源消耗以降低生産成本的能力、中國企業組合應用現有技術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産品的能力、中國草根商人跨國商業網絡的效率……所有這一切決定了中國貨物和服務不僅具有別國供應者難以企及的價格競爭力,而且具有相當多的非價格競爭力。中國相當多的適用技術雖然表面上不是非常先進,卻是性價比最高的。中國工人、商人能承受俄羅斯和西方勞力所無法承受的艱苦,沒有他們的勞動,西伯利亞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基本服務,使得所謂“先進技術”、“先進産業”在此基礎上落地,發展。
  包括攤販在內的中國零售商,貌似擠佔了俄羅斯公民的就業機會,殊不知由于多年來前蘇聯——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水準高于中國,社會福利較佳,中國零售商吃苦耐勞精神超過了俄羅斯絕大多數居民的承受限度,即使排擠掉中國零售商,俄羅斯居民也無法填補由此形成的空白。2007年禁商令發布之前,俄羅斯政府表示,那是為了整頓商品市場秩序和零售業升級,保護俄公民利益和就業機會。但如此倉促出臺的禁令,顯然沒有充分考慮俄羅斯廣大中低收入群體和遠東地區對中國零售商的需求。結果,禁商令生效前夕,擔心漲價的俄羅斯人就在全國各地掀起了搶購中國貨的風潮;禁商令生效後,大約3萬名外國零售商離開莫斯科,但俄羅斯人並沒有填補空白,莫斯科及遠東城市各市場大量攤位空置,食品、小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其中肉類和蔬菜價格平均上漲15%至20%。致使半個多月後,莫斯科市政府就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取消禁商令,允許外國商人繼續經營莫斯科食品市場空攤位,希望借此緩解物價上漲壓力,穩定零售市場。在那場風波之後,清醒的俄羅斯專家和媒體也提醒其國人,大市場關閉、中國商人離開的後果將是俄羅斯普通居民沒有衣服鞋子穿。
  突出的互補性,決定了中俄經貿的發展潛力。兩國元首和首腦會晤頻繁也表明雙邊政治關係良好,中俄兩國元首今年已會晤四次,梅德韋傑夫總統9月還將訪華。相比之下,中俄經貿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目前的規模和深度仍與雙邊政治關係和潛力不相稱。要充分發掘中俄經貿的潛力,除了持之以恒增進雙方社會相互了解、化解歷史心結之外,還需要努力增強中俄雙邊經貿受益者在俄羅斯社會的政治行動能力,並通過各種方式讓俄羅斯社會充分認識目前對他們而言尚屬“隱性”的中國經濟優勢。

(作者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相關稿件
中國經濟尚無完善的決策體制 2010-07-21
王曉國:中國經濟復蘇有清晰路線圖和時間表 2010-07-21
中國經濟泡沫難從內部刺破 2010-07-20
中國經濟應改為四輪驅動 2010-07-20
《被綁架的中國經濟》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