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嚴重誤讀“樓市新政”意圖
    2010-07-21    作者:董登新    來源:中國證券網

    打開網上媒體,關于房價與樓市新政的議論話題,跟股市新聞及股評的數量差不多,其中,最為刺眼的標題,大多都是所謂“房價不跌、樓市新政失效”,“房市成交量明顯萎縮,但房價只是微跌”,“成交量大跌,房價為何不跌”,還有所謂“專家”胡亂預測“下半年房價肯定下跌30%——50%”,當然,還有各色人種在網絡上“打賭”房價漲跌預測,如此等等,不勝枚舉,總之,關于房價漲跌媒體最感興趣,放消息、胡亂猜成為一種無聊的時尚。
  因為房價沒有明顯下跌,個別專家指責政府是“作秀”;因為房價沒有明顯下跌,有專家解讀為樓市新政“失敗”;因為房價沒有明顯下跌,有專家建議政府“下狠手”,要讓老百姓看到房價暴跌!如此專家,太多!如此水準,真高明!
  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出了《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國發〔2010〕10號)。這一通知被媒體俗稱為“樓市新政”。難道這一新政真的只是為了在半年之內將中國房價打跌30——50%?難道只有房價在短期內暴跌,才能證明“樓市新政”的政策效果?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的調控政策就太可笑了!其實,早在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就已經發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國辦發〔2010〕4號)。
  事實上,在“樓市新政”的開篇陳述中,國務院已經十分顯目地表達了本次房市調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很顯然,這一新政的動機十分明確,遏制房價的過快上漲,並非要“打跌”房價,而是要穩定房價。
  特別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是:樓市新政並非短期目標,而是意在長遠,關乎全局,並提出了穩定房價的長效機制及具體措施,包括金融政策中的信貸及利率手段,財政政策中的預算及稅收手段,以及城市規劃中的土地供應與房地産開發規劃等手段。此外,新政也強調了政府在穩定房價中的責任,比方,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積極參與各類棚戶區改造工作。
  很顯然,樓市新政是一個長遠性、全局性的政策工程,它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當然,我們的政策也絕對不是要將房價在半年之內“打跌”下來。如此明白無誤的政策目標,怎會讓媒體誤讀與炒作呢?
  實際上,幾乎所有媒體都眾口一詞地承認,自從今年4月樓市新政出臺以來,差不多三個多月時間,中國房市已經發生了兩大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是成交量極度萎縮,有的樓盤日成交量幾乎為零;二是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已經得到了顯著性的遏制,大多數地區房價雖然沒有明顯下跌,但也呈現了“漲不動”的勢頭。
  如此明顯的政策效果,卻被許多媒體視而不見、反向分析,它們企圖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于國務院的“樓市新政”中去,這是不明智的,也是很危險的。
  不信?你可以上網去搜索一下,哪個國家的房市政策是志在“打跌”房價的?哪個國家的政府有責任給房産定價?既然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然我們業已承認了住房的商品屬性,既然商品房市場不同于保障性住房制度,那麼,我們還需要退回到計劃經濟年代的平均分配與計劃供應嗎?
  眾所周知,房地産是同時跨越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一個龐大産業,它在城市化及服務業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同時,房地産業也是刺激“內需”、擴大消費的重要途徑與渠道。因此,房地産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更何況,商品房兼有消費與投資之功能,既可自住、他租及投資,也可保值、套利與投機,這是商品房市場最大的魅力之所在,無人能擋、無人能敵!除非關閉!
  在汽車擁堵城市大街小巷的今天,我們從不限制每戶家庭購買小轎車的數量,有的家庭可以擁有5臺寶馬,更有許多家庭擁有3部奧迪A6之類,當然,就連許多工薪階層每戶都擁有一至兩部低檔車。有人講笑話,打比方,現在中國人買車就像買手機,許多農民工不都擁有兩部手機:一部小靈通,一部大移動?可以預測:總有一天,我們每個農民工家庭也可以擁有兩部低當車!
  然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汽車尾氣是城市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汽車佔道是城市擁堵的最大貢獻者,它們搶佔了城市公交及行人的道路空間,它們搶佔了小區的空地及綠化,擠佔他人的公共空間,它們消耗了大量石油及能源,它們剝奪了市民呼吸清新空氣的健康權。然而,汽車産業不僅強有力地驅動了中國GDP的快速增長,而且刺激了“內需”,擴大了消費,並同時吸走了人們花不完的、多余的錢。因此,在城市交通擁堵的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我們仍將汽車産業作為一個戰略支柱,並不遺余力地大力發展。
  是的,商品房雖不同于汽車,但政府也並非萬能,她不可能解決市場存在的一切問題,我們也不應該將市場本身的問題全部怪罪政府,當然,政府自身的責任也不可能完全推向市場,比方,廉租房及其他保障性住房建設,就是為了解決窮人和低收入者的居住問題。
  最後提示:當今中國,股市投資風險太大,而黃金已無投資價值(金價從250美元/司盎暴漲到如今的1000美元/盎司之上,已無上漲空間),基金投資還不如自娛自樂,公司債規模狹小,唯一具有穩定、長期投資價值功能的,恐怕就只有商品房了。如果真的有朝一日,中國的所有窮人和低收入者都能人手擁有一套商品房,那麼,我們的政府就可以完全省掉一筆天文數字的保障性住房開支了!因此,筆者建議,政府有效打壓房價的最好辦法,就是關閉商品房市場。

  相關稿件
樓市限購:關鍵時刻貴在堅持 2010-07-20
“放松樓市調控將失信于民”振聾發聵 2010-07-20
房屋普查有助樓市科學決策 2010-07-20
樓市股市不爭氣 理財産品需求火供給緊 2010-07-16
2010博鰲論劍:為樓市未來黃金十年揭新篇章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