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世界的沃勒斯坦體系
就像邁克爾 摩爾在他著名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裏面的&詞一樣,“如果你能擁有,你就會擁有得更多,而如果你沒有,那麼我們祈禱你不會繼續糟糕”。從某種意義上,決賽兩強背後的足球資本主義故事恰是“大分化”的兩端:比所有還多、或是比零還少。 眾所周知,西班牙國家隊的班底是巴塞羅那俱樂部(巴薩),多達7人是巴薩現役選手,而荷蘭國家隊的球員儘管效力於英超德甲西甲甚至荷甲,但是他們的根底則來自於阿賈克斯。荷蘭隊主力斯內德、海廷加、德容、亨特拉爾都是出自著名的阿賈克斯青訓營,而哈維、伊涅斯塔、普約爾則是出自巴薩的拉瑪西亞青訓營。實際上,巴薩青訓和阿賈克斯都來自於米歇爾斯—克魯伊夫的思想。 用日本人的話説,它們都是同期的花,卻結出不同的果。1:0是一個象徵,在全球資本主義的強力作用下,一支華麗綻放,而一支則獨祭過去。現在,巴薩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俱樂部之一(營收上僅次於皇馬),而1995年橫掃歐洲的阿賈克斯則淪落為歐洲二流球隊。西班牙甲級聯賽穩居歐洲3大聯賽之列(英意西),而荷蘭甲級聯賽則已經不具備任何影響力。我們認為,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就是西甲或者説巴薩是迎合足球資本主義全球化游戲規則,而荷甲和阿賈克斯則是背道而馳。 足球資本主義全球化游戲規則的關鍵詞是“自由化”和“泡沫化”。1990年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時代,阿維蘭熱和布拉特提出了“FIFA全球化和商業化”新計劃,包括開發美國和亞洲市場;歐洲足球俱樂部的股份制改革基本全面完成,各類全球資本滲入等待讀秒;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高速增長,足球電視轉播權大幅度溢價,廣告贊助商不斷重估足球的商業價值…… 足球商業的要素無非就是資本和勞動(人力資本),資本已經整裝待發,就等人力資本市場的顛覆到來。恰逢歐洲一體化加速,勞動力市場的壁壘拆除提上日程。終於在博斯曼法案誕生,它的核心是歐洲聯賽應當取消最多3名外籍球員的限額,實施勞動力市場的自由和平等;球員合同期滿就是自由身,俱樂部不能像過去一樣附加轉會費限制,俱樂部想得到轉會費就需要在期滿內出售,如果想挽留球員就要加碼續約,一份合同無法終身綁定球員。 規則的改變往往是分類國民人性的契機。對“自由化”和“泡沫化”高度熱衷的南歐(意大利、西班牙)、英倫則不假思索地擁抱新時代,他們對資本財團不加分辨,甚至敢向對衝基金融資、他們願意不斷喚醒球員的貪慾,推高他們的身價,走“巨星路線”、他們鼓勵全世界的經紀人來進行“挖角”活動、他們不關心財務穩健,即使有破産的危險。足球商業文化往往是一個國家商業文化的折射,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現在都有主權債務危機的隱患,這些歐洲“笨豬”是泡沫中的銳舞者、弄潮中的裸泳者。而荷蘭和德國則是歐洲大陸少數財務穩健國,他們害怕又一次“鬱金香熱潮”和“馬克悲劇”,他們謹小慎微地處理新時代的變化,他們因保守而木訥,因冷峻而落伍。 於是,英美式足球資本主義似乎不斷戰勝了荷德的理性資本主義。現在,無論歐洲、南美還是亞非,都津津樂道英超、意甲、西甲的賽程、門票、球員薪酬和漲價廣告。足球資本主義産生了沃勒斯坦體系,有核心地帶有過渡區域,也有邊緣景觀。
無法限制的狂熱
英美式足球資本主義的確大幅度提高了優秀球員(以及教練)的人力資本價格,以英超為例,增長最快的是球員工資,現在已經上升到俱樂部營業收入的62%以上。在人力資本上的各種支出增長水平要遠遠高於俱樂部在電視轉播、廣告贊助、比賽日門票收入和衍生品的收入增長。很自然,英美足球資本主義發生了系統性的財務穩健性問題。 這也是困擾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前英超聯賽主席馬瓦尼的一大“陰霾”。樸茨茅斯因1.19億英鎊的鉅額負債,已經被託管、利物浦緊急出售股份降低高負債、外界猜測西漢姆聯隊股份控制人冰島投行Straumur-Burdaras有無力運作之嫌,更不要説格雷澤家族從對衝基金那裏高利貸融資,然後“私有化”控制曼聯之後,不斷將曼聯的盈利來彌補債務黑洞,導致球迷非常憤怒,曼聯的有錢球迷正在組建紅衣騎士團來買回曼聯。 英美式足球資本主義的“軟肋”是對泡沫熱衷和價值重估。利物浦儘管高負債經營,但湯姆希克斯和喬治吉列掛牌股份出售依然價格不菲,利物浦“新管家”馬丁 布勞頓説,“如果從工資等成本看,球隊的確壓力很大,但是球隊價值也在增長,例如渣打銀行比嘉士伯高得多的贊助,不斷上升的電視轉播合約、不斷調高的票價和衍生品收入”。馬丁 布勞頓依然再進行“價值重估”的投行算式,而這時足球資本主義愛情被假定為“天長地久”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未來球隊的經營還是虧損甚至破産,那麼還可以找到像俄國阿布這樣的“富豪接盤者”。實際上,歐洲足球圈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球隊是灰色資金的天堂。降級的利茲聯隊已經在為這個論斷“蒙羞”,因為利茲聯隊的股東沒有人知道是誰,利茲聯隊的大股東是一個叫遠期體育基金(forward
sport
fund),在開曼群島註冊,而二股東則是一家叫荷馬信託的公司,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 布拉特説,目前的歐洲高水平聯賽的商業模式是“不可持續”的,而普拉蒂尼更是憂心忡忡,他猛烈抨擊了C羅轉會皇馬8000萬英鎊的天價和1300萬歐元的年薪,他就像法國總統薩科齊一樣,精心拋出了“財政公平競技”概念,即足球聯賽除了比賽公平競爭之外,還需要有財政公平競技——俱樂部需要有持續經營的能力和公平的收入分配。圍繞這一概念將出現一些規制主義的措施,比如歐洲各大俱樂部要引入“工資帽”(工資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是封頂)、要對經紀人的代理費用進行限制、要降低負債至合理水平。 “財政公平競技”就像一個煞風景的規勸,宛如讓沉迷資本主義愛情故事的人們正面婚姻的乏味,不僅激起了大球員的不滿,同時也激發了小球會的不滿。因為如果按照“工資帽”規則,那麼營收較小的小球會是永遠開不起價來邀請大球星加盟,克隆“小球會那不勒斯和馬拉多納”的神話,這其實是讓小球會永遠認命的制度。而大球會例如阿森納和曼聯則對轉播權價值上的公平分配不滿,他們認為豪門跟豪門之間可以平均分成,但豪門跟小球會之間不應該這樣,因為大多數觀眾是衝着豪門去看比賽的,小球會是一個沾光的搭便車者。英超在電視轉播分成方面已經比較強調小球會利益了,阿森納和曼聯一直嘟囔着要學習西甲,大球會和小球會進行“嚴重的不對稱分成”——最高時電視轉播收入之比是16:1。
全球化愛情和民族化婚姻
假定可以永遠全球化、假定可以不斷走高的轉播權、廣告等各類收益、假定經營多爛都可以找到“接盤者”、假定可以為球星無限度地支付賺取眼球……英美式足球資本主義在逼仄的泡沫道路上狂奔,而能夠對此有所警惕的球隊,一種是不參與這種資本主義游戲規則、無奈邊緣化的;一種是降低全球化風險程度,進行自我約束的。前者是阿賈克斯(荷蘭),而後者是巴薩(西班牙)。也許,這也是為什麼這兩支球隊走進了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決賽。 跟穆裏尼奧的“全球化配置”不同,世界盃在某種程度上是“逆全球化”的,穆裏尼奧可以在國米用巴西人、阿根廷人、荷蘭人,就是不用意大利人,他可以在全世界選材,但是如果他執教國家隊,那麼他首先將面對“選材上的硬約束”。俱樂部就像一個全球化大工廠,可以用日本的工人、以色列的工程師、德國的生産線、美國的科學家,他們可以構造出無與倫比的生産效率。但世界盃就好像一場遣返運動,德國的流水線、以色列的工程師和美國的科學家都要回家,日本人要本地化組織生産,“逆全球化”必然會造成資源“咬合程度”的下降、造成某些“短板”浮出水面。 當然,現在有些國家都開放國籍制度,盡量擴大選材上的全球化程度——比如這次世界盃成績不錯的德國隊已經不能叫“日耳曼戰車”,更像是一支聯合國部隊,因為厄齊兒是土耳其人、克洛澤、波多爾斯基是波蘭人、博阿滕是加納人。但不管怎樣,世界盃的民族性“硬約束”還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至少不能像穆裏尼奧那樣隨心所欲地選擇球員。 如果國家隊不能在“選材全球化”上像德國人那樣激進,那麼撞上“民族性硬約束”,那些遠離英美式足球資本主義或者在英美足球資本主義道路上收斂的球隊將會在世界盃上獲得好成績。因為英美式足球資本主義是全球化級別最高的游戲,那些深度參與的玩家都不會是一個均衡者,在意大利,也許之後本國後衛才有更多的機會,意大利的前鋒則被世界各地的高手所“擠兌”。世界盃不是深度參與全球化玩家的游戲,相反,它是迎合“逆全球化”玩家的擂&。它不是那種將生産線跨國配置的玩家游戲,而是那種國內有着“大而全、小而全”生産線境內配置玩家的游戲。 “熱烈的愛情、短暫的擁有;平淡的婚姻、長久的廝守”。荷蘭在足球資本主義愛情時代裏面的確落後。荷蘭是本土球員最多的聯賽,阿賈克斯沒有足夠的價值重估術,出售球員賺取流動資金是他們唯一的前途,這是一個考驗得失的古老命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荷蘭和阿賈克斯的“逆全球化”反而使荷蘭隊在世界盃受益,荷蘭是一個“大而全”的工廠,他們不僅産出優秀的中場、前鋒和後衛,甚至還出産守門員,他們的生産線沒有明顯的“短板”。 而西班牙足球儘管佔據了足球資本主義的重要舞&,但是跟意大利和英國相比,它存在很多收斂性因素。比如西班牙最重要的俱樂部皇馬和巴薩依然保持着會員制,這意味着他們沒有股份化,他們“對接”資本市場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們服從資本意志是有限的,他們不會有曼聯式的“被收購悲劇”。跟皇馬相比,巴薩更少“泡沫色彩”,因為巴薩學習了阿賈克斯,金融學教授Maria
Gay比較了兩者的財務穩健,他的結論是皇馬更像英超意大利作派,皇馬走“巨星吸引眼球”路線,一多半球員靠轉會,而巴薩一多半球員靠內部培養。從2003年以來,皇馬共有40名球員轉會,花掉7.35億歐元,而巴薩則引進35人,花掉3.65億歐元。近來,皇馬在轉會市場上花了2.57億歐元,而巴薩僅僅花了7000萬歐元,巴薩的利潤更高,財務更穩健更具可持續性。 我們應當將西班牙對荷蘭的決賽勝利看作是一個巧妙的寓言,巴薩比阿賈克斯更深入地參與了足球資本主義,但同時它也保持了一些距離,於是西班牙的獲勝像是一個有節制享受熱烈愛情並理解平淡婚姻的寓言,像是一個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中尋找平衡的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