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房租上漲,調控須有作為
    2010-07-07    作者:馬紅漫    來源:廣州日報

    與房屋銷售市場的低迷不同,近期全國各地的房屋出租價格卻逆勢飆升。在北京,5月份房租價格同比上漲超過20%,部分超過50%。同樣現象也出現在全國不少城市。
    圍繞房租的突然上漲,一些分析觀點給出了如下幾個原因:其一,5、6月份是大學生的集中畢業期,由此導致租房需求大幅增長;其二,長期以來房屋租金漲幅低於房價漲幅,房租本身有補漲需求;其三,房屋中介操縱市場價格推動租金上漲。
    這三個理由看似有其道理,但恐怕並不全面。大學生集中畢業每年都是如此,但此前從未見因此而大幅度推升房租的現象。而所謂房租“補漲”的説法在理論上也站不住腳,因為之前房價持續上漲,所以買賣房産者均可受益其中,享受房價上漲帶來的保值增值效應。而房租上漲則是零和博弈,租房者根本無法享受到房屋增值的收益,因此房價飆升之後並不必然帶動房租上漲。至於房屋中介推動一説,即便形式上客觀存在但也絕非是導致房租上漲的實質因素。房屋中介依靠買賣或租賃成交獲得佣金收益,面對潛在的交易客戶,中介的首要訴求是促使其達成交易而無論成交價格的高低。
    在筆者看來,近期房租價格明顯飆升與房地産調控政策進入到攻堅期密切相關。鋻於房地産調控政策依然處於強勢,市場中長期累積的剛性需求開始“轉買為租”,由此導致租房市場需求大幅增長,並最終推高了房屋租金。之所以租房需求會在5月份開始爆發,完全符合房産剛性需求的交易規律。本輪房産調控始於去年11月份,一般經驗顯示,剛性需求所能容忍的政策觀望期就在半年左右。也就是説,恰好到今年5月份房産市場剛性需求面臨着重大選擇,或者放棄對調控政策的信心買房入市,或者乾脆放棄買房願望選擇獨立租房居住。正是因為剛性需求集中選擇了後者,才最終導致房租價格上漲。
    儘管我們可以説房租上漲是房産調控的“陣痛”,但是其負面影響絕不容小覷。公眾的住房需求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居者有其屋”,即買房擁有産權;二是“住有其所”,即先擁有落腳的處所,哪怕只是片瓦之地。房價高位運行讓前者已然成為夢想,而房租的逆勢上漲則讓最低住房需求也面臨着考驗。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的套均租金達到每月2792元,已超過去年應屆畢業生的月平均工資2492元。如果房租價格繼續上漲,則意味着公眾不僅無法奢望買房,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住所都將失去保障,由此極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這才是房租大幅上漲的社會負面衝擊所在,理應引起調控部門高度關注。
    顯而易見的是,放棄購房轉而租房者是房産調控的擁戴者,他們所付出的利益損失應當得到一定的政策補償。房租的突然飆升表明,既有調控政策或多或少忽視了剛性需求的市場影響,在繼續打擊投機購房行為之外,理應在政策部署上就此做出安排。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要高效率、大規模地增加公租房供應,以平價公共出租房解決剛性需求的居住問題,同時平抑商品房房租的非理性上漲。事實上,哪怕只是公共租賃住房大幅增長的預期,都能夠迅速打壓房租惡意炒作行為,對此調控政策當大有作為,而非視若不見。

  相關稿件
[關注]網民:豈容房産中介助推房租 2010-07-05
房租上漲局面很難持續 2010-07-05
房租接連“撐桿跳” 2010-07-02
房價不降房租大漲的背後玄機 2010-07-01
天津:公有住房租金標准將上調 201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