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或是歐債危機最大受益者
    2010-06-30    作者:楊小剛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儘管歐洲債務危機陰雲未散,但在歐盟、IMF和其他國家的聯合拯救下,總算暫時得以穩定。在這場危機中,似乎沒有贏家,因為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損失。
  但要論誰是最大輸家,無論是媒體還是研究學者,都認為德國是最大的“冤大頭”。德國是歐元區實力最強、財政赤字控制良好的國家,別人寅吃卯糧、靠舉債來彌補昂貴消費帶來的惡果,卻要德國的納稅人來分擔,而且承擔了大部分拯救和擔保金額,這好像確實有點不公平。
  這種不公平,也體現在德國剛開始時的態度上。大多數德國人是不願意提供援助的,正如德國智庫——德國經濟研究所主任邁克爾胡瑟認為:“德國的政治共識是,將不會無休止地容忍這種援助。”後來,在國際社會壓力下,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秘密電話”督促下,才開始了一個“大動作”的拯救計劃。
  表面看,德國“冤大頭”的觀點似乎有道理,但筆者以為,放長眼光,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或許會發現,德國不僅不是輸家,而且還是這次危機的最大贏家。
  首先,德國最終不惜違背“歐盟條例”有關“歐洲央行不能對成員國進行救助”的規定,出手相助,除了國際壓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德國是希臘、西班牙等國家中債務比重最高的國家,有統計數據顯示,德國的銀行佔這些債務的比例高達40%左右,如果不施加援手,很可能重創德國經濟本身。
  其次,受歐債危機影響,歐元不斷貶值,從去年年終到現在,歐元兌美元貶值20%左右,歐元對人民幣貶值超過10%,在如此短時間內大幅貶值,對於德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國家來説,強勁地促進了其出口,並拉動了德國經濟增長。
  德國聯邦統計局5月份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儘管經濟活動受寒冬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德國經濟卻意外增長0.2%,好于經濟專家先前預測的負增長0.1%。德意志銀行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德國經濟呈加快增長態勢,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將達到1%。
  這種增長,主要來源於出口增長和企業投資增加。今年3月份,德國企業來自國內和國外的訂單分別比上月增加5.4%和4.7%,工業生産增長4%,出口增加10.7%。
  再次,儘管歐盟國家發展水平不一,但都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為了維持歐洲經濟的復蘇,歐洲央行繼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1%的歷史低點。如此低的利率,是為了照顧那些增長乏力的南歐國家,但對於德國這樣的國家來説,將有利於促進其製造業的融資,極大地促進企業投資。
  最後,德國通過援助其他國家,給其他國家提供貸款,實際是把德國推到了歐元區的前&,使德國成為未來歐元區真正的領導者。而且德國是歐洲其他很多國家的債權國,這些因素決定了,歐洲的命運——至少在未來幾年中,將被掌握在德國手中。這將是德國在政治上崛起的一次重要機會。
  歷史真是開了個玩笑。當初,法國之所以極力推動歐洲大一統,統一貨幣,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遏制德國,削弱德國貨幣馬克的地位。若干年之後,經過一場危機的洗禮,德國的地位不僅沒有受到削弱,反而得到了不小的增強。
  這個歷史玩笑也啟示我們,高端和強大的製造業永遠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德國正是通過它的精密儀器和高端製造業,而迅速崛起。當別人都在玩金融、玩虛擬經濟的時候,德國卻在老老實實地打造其高端製造業。德國人的嚴謹和務實,是它立於不敗之地的秘密。
  相關稿件
歐債危機:"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2010-05-28
歐債危機:“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 2010-05-28
中國減持歐債傳聞引發市場震蕩 2010-05-28
歐債危機“救活”美國樓市 2010-05-26
歐債對亞洲衝擊不嚴重 201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