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債務危機難撼中國經濟
    2010-06-09    作者:余潔 楊昉 帥鵬坤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期,以希臘等國家為代表的主權債務危機橫掃整個歐元區市場,加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使得人心惶惶,對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不斷蔓延,對中國經濟走勢不斷向好的信心也出現動搖。本報採訪的大多數專家認為,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只是擦皮之痛,從根本上説難以撼動中國經濟的巨大實體,我國經濟復蘇的“主旋律”依然不會改變。

  主要影響出口和資本市場

  今年以來,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從1歐元兌9.8元人民幣到1歐元兌8.4元,已下跌約14.3%。業內人士認為,歐元重挫可能拖累歐洲經濟,從而抑制消費需求。
  2009年,我國對歐盟出口總額在2362億美元,佔中國總出口額19.7%,其中對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和意大利五國的出口總額約417億美元,佔當年我國出口總額約3.5%,佔對歐盟出口總額約18%。
  東北證券研究諮詢部經理郭峰&&:“歐洲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歐洲債務危機導致歐洲各國財政壓力增加,各國政府為減輕債務將提高稅收,縮減開支,這些國家的消費將減弱,加上歐元貶值,他們的進口能力明顯下降,對中國貿易帶來不利。”
  實體經濟受到的衝擊還有待觀察,而歐洲債務危機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早已立竿見影。
  一個月來,國內股市由牛轉熊,“跌跌”不休。雖然房地産調控政策是引起大盤下跌的主因,但外圍市場的危機也加重了市場總體的空頭氛圍。“市場擔心地産調控後投資增速下滑以及歐洲問題導致出口預期減弱,在這雙重影響下,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明顯回落,最近股市的疲軟就是這種悲觀預期的反映。”郭峰&&。

  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儘管歐洲債務危機來勢洶洶,但從總體上看,目前仍只是一些單體國家發生危機,並沒有真正蔓延開來,畢竟整個歐盟區有27個國家,只要不是一些主要國家發生問題,對我國影響都有限。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研究部主任李鋼説:“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和美國以前的次貸危機性質並不一樣,影響不會那麼大。”
  “目前歐盟區域內貿易更受影響,但包括德國、法國、荷蘭等在內的歐盟主要經濟體情況尚可。雖然西班牙、葡萄牙等也出現流動性危機,但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與希臘畢竟不同。”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指出,雖然中國對歐盟的出口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這也未必是壞事。因為從依賴出口轉變到擴大內需,是中國産業結構調整所必須邁出的一步,而這個調整的緊迫性也在與日俱增。如果歐洲訂單減少,將逼迫一些出口企業不得不去轉型,這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挑戰帶來的機遇。
  總體來説,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有限,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此前的經濟過熱現象。當然,儘管我們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但這場危機短期內的風險仍需有所警惕。

   未雨綢繆,防止疊加效應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認為,歐洲債務危機為中國提供了第二次歷史性的機遇。他建議:“對外政策方面,我們可以適度參與救援歐洲諸國的債務危機。對內政策方面,我們應該重視貨幣政策的運用,對資産價格保持高壓態勢,防止自己陷入泡沫化的危機。”
  針對我國當前的經濟,不少專家建議:
  第一,應該積極制訂相關的政策措施,防止歐洲債務問題對中國的衝擊,比如防範歐洲主權債券的直接風險,匯率風險,出口萎縮、經濟增長放緩等間接風險。同時,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遠未結束,中國仍需要警惕與防範。
  第二,應該在經濟刺激和宏觀穩定上取得一個有效的平衡。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基礎,脫離實際的大規模投資將隱藏巨大風險。中國應根據自身國情制訂經濟刺激方案和相應的退出策略,防止政策的脈衝性調整,防止産能過度擴張和財政赤字過度膨脹。
  第三,全面審視中國的主權債務問題,引以為戒。中國政策是成功的。2009年財政赤字佔GDP比重低於3%,總債務佔比低於20%,遠低於國際警戒線的60%,審慎性優於發達國家。但中國應從外匯儲備、貿易結構、外債負擔以及整體債務狀況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審視中國的債務問題。
  第四,積極推進國際貨幣體制改革,增加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話語權。在以美元為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國掌握着“金融霸權”,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不發生結構性改變,匯率政策受制於美國的現實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最終解決,還需要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只有成為國際貨幣,才能最終避免陷入匯率政策的被動局面,讓匯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夯實金融力量,保護我們的物質財富。因此,增加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話語權、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朝着有利於人民幣發展方向發展,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長期、重大的戰略課題。

  相關稿件
“數”説歐洲債務危機 2010-05-24
前美聯儲主席:防範歐洲債務危機在美國上演 2010-05-21
歐洲債務危機拖慢人民幣升值? 2010-05-06
警惕歐洲債務危機“自我實現” 2010-05-06
三大導火索引爆歐洲“債務炸彈” 20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