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溫家寶總理日前指出,當前國民經濟繼續回升向好,但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不少,要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對此,中國證券報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複雜局面,很大程度上可歸結為通脹預期增強、經濟熱度下降及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未來我國經濟可能將面臨增速適當下調的“小周期”,但這與經濟新一輪復蘇並不矛盾。作為“硬幣的另一面”,先前市場擔憂的政策過快退出壓力則將放緩。 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達11.9%,但從産業、內外需求等因素來看,自去年二季度以來,經濟迅猛反彈的過程可能暫告一段落。 從産業來看,4月份汽車及相關産業增速出現回落,國家重申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可能將影響部分高耗能産業增速。從需求來看,基建和房地産投資增速也都有高位回落的可能。近期希臘等國主權債務危機的暴露,降低了外需復蘇的樂觀預期,先前凈出口對全年GDP貢獻2-3個百分點的預期可能無法實現。 這樣來看,未來三個季度GDP增速可能呈現逐季回落的態勢,專家預測增速分別可能為10%、9%、8%,從而形成經濟復蘇期中的短暫回落“小周期”。這一方面是由於基期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增長動力切換、擠壓經濟“虛火”、復蘇環境尚不平穩的必然反映。 從物價走勢來看,4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2.8%,創下近18個月新高。受翹尾因素影響,未來一段時間通脹壓力仍不可忽視。但物價調控的有利因素依然存在,即新漲價因素壓力有所減少,前期上漲猛烈的蔬菜、鮮果價格近期出現回落,近期國際油價跌破70美元重要關口,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實現全年3%左右的CPI調控目標。 總之,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十分複雜,經濟回落和物價上升的風險都不能完全排除。宏觀調控則需要把握分寸,有保有壓,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 以房地産業為例,政府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態度不會改變,在樓市成交轉冷的預期下,房地産業及其上下游行業投資可能放緩。但這不意味着有關部門將對房地産業“一棍子打死”,今年國家同樣加大了土地供應,加快城市棚戶區改造,並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保障房建設。 從經濟全局來看,今年政府投資的刺激作用有所減少,樓市、車市及相關産業鏈的經濟帶動力可能略減,這種形勢顯然不宜全面退出刺激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仍將發揮啟動內需和調結構的重要作用,貨幣政策仍將維持適度寬鬆的流動性,否則不能完全排除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中國證券報認為,在當前複雜的形勢下,要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 首先,宏觀調控基調應保持適當寬鬆,市場預期的部分緊縮政策應當延後&&。具體而言,在當前部分行業生産增速出現回落,物價未明顯高於3%通脹警戒線的情況下,加息可延至下半年或明年&&。 在近期美元指數明顯走強,我國貿易順差明顯收窄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可能稍減。對於部分城市試點擴大房産稅徵收範圍,則可以從國家層面,為促進房地産業長期健康發展而從長計議、認真研究,在短期內&&的必要性已減弱。 其次,部分經濟領域有望迎來利好性政策。國家近期&&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有助於帶動公共事業、基建及部分製造業的投資生産,並“對衝”部分行業增速可能回落的影響。未來一些行業、區域調整振興規劃還將醞釀&&,如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再製造産業振興規劃,重慶兩江新區、中原城市群規劃等。 再次,在經濟波動及通脹壓力都不明顯的情況下,正有利於加緊推進“調結構”和“轉方式”。如繼續推進水電氣等資源要素價格改革,促進重點産業調整振興,加大扶持中小企業力度,進一步鼓勵金融、物流、信息、研發、節能環保服務等面向生産的服務業快速發展,為整體經濟的平穩發展不斷提供新動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