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阻止國産手機飲鴆止渴
    2010-05-10    作者:周東飛    來源:瀟湘晨報

    在手機市場競爭中,國産品牌甘居國外品牌之下已有時日。中國的手機製造産業作為後起之秀,學習模仿是必須經歷的階段,只要矢志不渝最終會有趕上並超過對手的那一天。怕就怕自己不爭氣,不是臥薪嘗膽而是自暴自棄,滿腦子歪門邪道,盡幹些自絕於消費者的勾當。這樣的話,不要説什麼趕超,只會有死路一條。
  4月8日的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揭露了一些國産品牌手機靠內置收費菜單詐取用戶錢財的下三濫伎倆。這種強行收費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賣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基本上手機都有,每個手機都有。”2009年12月,記者在市場上購買了10款國産手機,並逐一進行測試,發現全部都內置了各種名目的收費菜單。內置收費菜單最多的一款竟然有154個,最少的也有55個。這些收費菜單如同一個個收費陷阱,手機用戶一不留神,錢就被扣走了。
  這種違背消費者意志的謀取錢財行為是相當明顯的欺詐,墮落到靠詐騙賺錢境地的居然不全是人們一向深惡痛絕的山寨手機。在已經被曝光的作惡者名單中,不乏此前名聲很響的正經國産品牌。而且,從央視調查的結果來看,很難再用“極少數”這種慣用的打馬虎眼的詞彙來替國産手機的整體形象開脫。若有哪一款手機敢於喊出“我沒有內置收費菜單”,那麼根本不需要拿什麼鑲嵌鑽石、卡車碾壓、光能發電來充當噱頭,只要一條“我不吸血騙錢”的貨真價實的承諾,就足夠大火特火一陣子了。放棄了誠實信用的底線,又缺乏過得硬的軟硬功夫,某些國産手機只能是越瘋狂越早亡。
  某些國産手機為什麼如此不爭氣?很明顯,靠下三濫的手法來錢更容易。形成一個高水準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産業鏈條很難,但在這條低水平的産業鏈條中加入靠內置菜單蒙錢的創意和功能,卻成了一件讓各方高度亢奮,並且實現起來順風順水的事情。沒有其他理由,利益均沾、共同分肥而已。手機製造商對自己的品牌信譽已經無所謂,而且有理由答覆消費者“這不關硬體的事兒”,研發設計者樂得從“贓款”中分得一杯羹,增值業務提供商自以為躲在黑幕背後,電信運營商在撒手不管的同時更容易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在一個只有消費者充當冤大頭的游戲裏,每一個作惡者都會充滿幹勁兒。
  這樣看來,合夥謀殺國産手機的不僅僅是手機製造商自己,功勞還應當分配給手機産業鏈和手機業務鏈上形形色色的參與者。儘管説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一種道德經濟,但是依靠商家們的道德來保護消費者權益是靠不住的。看看手機製造商就明白了,為了一點靠內置菜單賺取的利益,他們已經不惜“自殺”。不自愛的商家,死不足惜,市場也正是用這樣一種效應來實現優勝劣汰。但是,一個産業的滅絕恐怕還是讓人唏噓的,更重要的是這一切不能拿消費者的權益來墊底。於是,我們終於還是想起了監管。消費者的力量不足以自保,於是央視在節目中問道:這麼多品牌的手機長時間的蒙蔽、坑害消費者,為什麼沒能得到制止和糾正呢?
  市場的混亂處,隱隱必有監管的缺位。不僅僅是手機會坑人,電台電視台那些明顯的弱智問題一遍遍重復,最終是要誘人撥打付費電話以騙取錢財,還有種種類似的問題,它們又為什麼沒能得到制止和糾正呢?市場經濟下,政府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要通過監管造就公平公正的環境。這不僅有利於消費者,而且有利於商家自身。從內置吸費菜單的問題來看,如果有嚴格的監管在,國産手機行當的“自殺”行為可能就會來得慢一些、緩一些。

  相關稿件
由“軟”及“硬” 微軟涉入手機市場深水區 2010-04-07
財經下午茶文字實錄-手機付賬你會用嗎? 2010-03-30
手機付賬你會用嗎? 2010-03-29
保時捷車主的限量版手機 2010-03-26
海峽兩岸舉行手機支付安全技術研討會 201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