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是中國經濟結構的縮影
    2010-05-10    作者:周子勳    來源:上海證券報

    房地産實行嚴厲的調控以來,政府部門、經濟學者、媒體和公眾,都非常關注,現在是否真有成效?市場告訴了答案:5月5日,恒大地産內部向媒體透露,即日起,恒大地産全國約40個樓盤同時推出8.5折促銷讓利活動。這是新一輪樓市調控背景下,第一個舉起降價大旗的大型房地産開發企業。這應該是高房價開始松動的一個標誌。毫無疑問,恒大此舉對整個樓市的影響至大。
   毋庸諱言,對於此輪調控是否會促使房地産行業的發展走向一個合理範圍,很多人都持懷疑觀望態度。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説,此輪的房地産調控並不簡單地是針對房地産,而是對經濟發展的一個調控,而房地産調控能否到位,不僅僅關係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更多涉及在當前城市化加速時期的發展路徑的再選擇。
  隨着中央近期一系列政策的不斷&&,房地産市場調整的思路已越來越清晰。近日有消息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會同央行、銀監會等相關部門擬對房地産企業在售項目的預售賬款實施監控。根據擬訂的方案,今後房地産企業的預售賬款將存入監管部門指定的專門賬戶,並按照項目開發進度和工程資金所需“專款專用”。房地産企業只有在項目竣工交付及結算時,才能支配使用項目此前的預售賬款。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説,此舉將對房企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壓力。可以防止房地産商動用預售資金高價拿地,防止房地産商拖欠建築商的工程款,同時也將促使房地産商加速項目開發。
  不可否認,為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而&&的4萬億中央投資計劃,穩住了中國經濟,延續了中國宏觀經濟平穩發展的勢頭,而大量扶持房地産發展的措施,客觀上也使得房地産行業變得有恃無恐,進而演變成危機後脫離了經濟基本面的全面瘋狂。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是,在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1998年房改以來,我國城市化的急速推進,已使社會資源受到大量消耗。所以,中國的城市化,要在政治、經濟、環境、社會等現實條件的限制下邁向一個新階段,開闢一條新路,房地産業的調整是必需的。
  過去,我們每一次的房地産調控措施,媒體和業內人士都會做出大量的微觀解釋,而且幾乎都只考慮到經濟因素,很少人從更廣闊的層面來分析。這些理由在前幾年都很有市場,但是隨着我國經濟形勢的轉化,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以地生財的發展思路所積累的多重矛盾,關係到社會發展的根本,到了不容再回避的地步。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去年銀行信貸擴張的大部分,最終是流向了房地産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去年房地産企業開發資金來源57128億元,其中國內貸款11293億元,自籌資金17906億元,其他資金27459億元,其他資金裏面還包括了各地購房者的房貸。而房地産企業自籌資金僅佔30%,從上市銀行的數據中可以看到,資金流向房地産的比例更高。這種狀況再清楚不過地説明,調控房地産,實際上也是調整當前的經濟結構。
  當然,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給市場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這就直接造成了資産價格的上漲,從而推高市場對通脹的預期。從目前來看,雖然一季度的物價指數依然處於溫和狀態,但是房地産市場卻在2009年的基礎上,持續快速發展。可以這麼説,房地産在某種程度上在當前已不是一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商品,而是具有杠桿意義的金融資産,是一種投資品。因此,當前對房地産的調控,更大的着力點還在於控制物價持續上漲的勢頭,從而更好地管理市場的通脹預期。
  不難想見,當前對房地産的調控會出現比較複雜的局面。而此次調控最終能否實現讓房地産走向平穩、健康、合理的發展方向,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尤其還要觀察各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度。
  就我國目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而言,房地産作為支柱性産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無可置疑,而國家加快城市發展的思路也顯示出房地産的長遠的前景。但是,從行業以及整個經濟結構發展的角度看,為了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房地産非得有個結構性大調整不可。可以預見,此輪調控將促使一些此前自身資質不夠好,或者説沒有相當實力的房地産開發商淘汰出局。行業洗牌的趨勢其實已經明朗了。

(作者係資深財經評論員)

  相關稿件
房地産市場面臨六大調整任務 2010-04-30
建行一季度房地産貸款新增為五年來最低 2010-04-30
住建部:今年房地産業在調整中平穩發展 2010-04-28
中國房地産市場不會重蹈日本覆轍 2010-04-27
加強房地産市場監管不如調整制度 201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