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危機呈現“草地泥潭效應”
    2010-04-29    作者:李雲崢    來源:證券時報
    國際債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期將葡萄牙長期國債評級一次下調兩級至A-,展望為負面,理由財政和經濟疲軟,且增長潛力黯淡,隨後再次宣布下調希臘主權債信評級至“垃圾”級,此舉隨即引發歐元大幅下跌。與此同時希臘財政部長帕帕康斯坦丁努表示,希臘財政狀況繼續惡化,公共赤字可能會達到14%,並警告説,經濟衰退很可能會比今年預期的更深。
  隨著西班牙等歐盟的大型經濟體也開始滑向債務危機的邊緣、德國國內對于是否該擔起“歐元區救世主”角色仍然存在巨大爭議、歐元區大多數國家經濟停滯萎縮的趨勢愈加顯現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希臘債務危機的“草地泥潭效應”已經逐漸顯現。
  歐元區的經濟“果籃”裏,一個爛蘋果的局勢或許還可以控制,但是如果面對的是一堆爛蘋果呢?目前處于債務危機風暴最前端的是希臘,而實際上被戲稱為“歐豬五國”的葡萄牙(P)、愛爾蘭(I)、意大利(I)、希臘(G)以及西班牙(S)債務危機爆發均已處于活躍狀態。特別是其中的西班牙,因為體積龐大,其GDP佔到整個歐盟的16%左右,較之GDP只佔歐盟2.5%左右的希臘,其危險性和拯救難度要大得多。這也是為何歐元區一些國家對于救贖希臘遲遲不能下決心最終拍板的原因,因為援助希臘一旦正式實施,意味著貼“止血膏時代”的剛剛開始,而結束。
  德國對于援助希臘的計劃一直處于舉棋不定的狀態,此前歐盟不斷釋放出的“歐盟內部已經達成一致”説法不過是一種過于樂觀的危機公關説辭而已。就在4月2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人口最密集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進行競選遊説時還在公開表示:德國援助希臘的條件是,希臘必須執行更為嚴格的財政節約計劃,且“不僅是一年,而是多年”,而且比起救援常年超支的希臘政府,德國出手的目的將在于維護歐元穩定。德國是希臘援助計劃的主角,“金主”的態度決定計劃的進展。
  德國國內的憂慮情緒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對希臘這樣一個經濟體進行“暫時止血”或許歐盟國家還能勉強應付,但是對于“歐豬五國”進行同時止血則就屬于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若是歐元區債務危機持續惡化,光是一個GDP佔到整個歐盟近兩成的西班牙出現的“窟窿”,就非歐盟其他國家能夠依靠自身力量所能填充,這就好比一個草地上的“泥潭”:一旦邊上的人們決定了想要去拉已經陷入其中的那個人,若是救不出已經下陷的人,那麼出力最多、衝在最前面的人將成為最可能被拖進去的受害者。
  相關稿件
希臘危機:挨板子的何止國際炒家 2010-03-17
希臘危機現曙光 美元匯率大跳水 2010-03-15
歐盟擬設歐版IM F防希臘危機重演 2010-03-11
[部落格]希臘危機中的中國機遇 2010-02-26
希臘危機或將歐洲引向政治一體化 20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