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了房地産新一輪泡沫式上漲之後,監管層終於重拳出擊了。 4月17日,國務院&&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十項措施,市場稱為“新國十條”。其中,對市場影響較大的一些新規包括: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5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對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應大幅度提高。 隨後,住建部、銀監會和保監會也再出重拳,要求商品住房嚴格實行購房實名制,認購後不得擅自更改購房者姓名,並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一季度保險監管工作會議重申了保險業將嚴防資金管理風險,嚴禁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産項目,關閉了險資進入房地産行業的閘門。 密集的新一輪房地産調控政策&&之後,其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據了解,北京北三環一項目近期出現了大單拋售,一浙江炒房客一次性拋出20多套房源,總價近1.3億元。 在樓市受到調控,泡沫嚴重的一線城市大量拋盤涌現之時,股市也受到了牽連。 4月19日,受到地産調控新規影響,房地産和銀行板塊領跌,這兩大板塊當日跌幅分別達到8.21%和7.15%。受此影響,滬深兩市股指雙雙跌穿年線,滬指當日跌幅達4.79%。而4月22日,關於“二套房貸認定標準根本性顛覆”消息的傳出再度給股市重挫,A股市場再度大幅低開,地産和銀行股再度領跌。 對於此次房産調控新政對後市影響,中金公司認為,短期市場仍需要繼續消化房地産調控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各地房地産後續跟進政策會陸續&&,且各地房地産成交量萎縮和房價走弱將是大概率事件,前期價格上漲過快的部分一線城市調整會更明顯。這將持續影響短期市場情緒,市場低迷的走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地産相關的板塊以及銀行等可能仍將受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