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房地産是好事 不必對證券市場太恐慌
    2010-04-21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受累於房地産調控政策,以及美國高盛事件,證券市場接連兩日下挫。
  調控房地産無論對中國宏觀經濟,還是對於中國貨幣的穩定都是好事。房地産市場調控進入深水期,一些葉公好龍者對於真正到來的房地産調控避之惟恐不及。應該看到,房地産調控的只是住宅地産的投資需求,如果政府能夠在實體經濟、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那麼,中國久受稅收束縛的商業地産與工業地産都會應勢而長。以剛性需求取代投資性需求,以實體經濟取代泡沫經濟,是中國必走的一環。
  在房地産調控政策推出後,有必要對實體投資、剛性需求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並且創造出更多的債券投資渠道,一來鼓勵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二來使撤出房地産的資金有投資渠道,通過債券渠道直接進入實體經濟。
  滬深300股指下挫,説明市場上缺乏核心的經濟上升與資金動力。但人民幣升值預期仍然吸引眾多熱錢涌入,給市場提供了資金彈藥。4月15日,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連續第二日上升且盤中創出3個月高點,一年期NDF一度觸及6.6050元,表明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再次升溫。數據顯示,一季度流入中國的“熱錢”或高達900億美元。周邊市場中作為亞太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元升值,使得市場成為國際資金的匯聚中心。
  目前的資金難以維持大盤股走勢,而大盤股大規模的融資再融資從去年開始就緩解了滬深300指數壓力。從2009年的信貸壓力來看,大盤股的融資再融資壓力遠遠沒有解除,即便沒有高盛事件與房地産調控,大盤股的上升動力仍然不足。不能以靜態的市盈率等指標看待大盤股的安全邊際,要知道,低市盈率的背後是大盤股吸納現金的巨大胃口。
  質地較好的中小盤股仍有反彈、上升的空間。從房地産及時撤出、倖免於難的部分資金將進入中小盤與創業板,帶動中國成長性企業發展,實現助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目標。目前的資金量無法帶動大盤股成長,在大盤股面前,連基金等機構都成為大散戶,民間資金對分紅不力、成長概念稀缺、完全無法擁有高管任免建言權的大盤股不會太感興趣。這是大盤股機制先天不足所帶來的缺陷,目前靠小打小鬧的邊角修補無法彌補。
  4月16日登&亮相的股指期貨,並沒有走出部分投資者期盼中的上漲行情,反倒是給了他們當頭一棒。16日當天4隻期指合約全線盡墨,而19日4隻期指合約更是顯暴跌走勢。股指期貨推出,造就了中國式的套利套保法。所謂套利,目前並不是指國外金融機構擅長的境內外套利,也不是期現貨之間的套利,現在基本沒有期現之間的套利空間。所謂套保,並不是做空期指做多滬深300大盤股,實現穩健的中間業務收益,而是指在做空期指的同時,做多中小盤股,或是在利用資金杠桿做空期指的同時,騰出大部分自有資金來打新股,以獲得60%的無風險打新收益。如果期指開始做多,大盤股不會向下,倒是中小盤股後市值得擔憂。
  理由很簡單,中國證券市場目前仍處於震蕩市,實體經濟與貨幣政策讓人亦喜亦憂,多空博弈激烈,並沒有出現單邊向下的心理預期。事實上,中國的機電、機床等訂單仍在攀升。此時,如果大盤股掉頭向下,那麼多餘的資金必然尋找其他出路,沒有比中小盤股與打新更好的出路了。如果大盤指數穩健上升,説明中國的藍籌經濟發動,此時必然進入全牛行情,那麼,領頭羊將是大盤股,如上一輪的中信證券等,而中小盤股的成長性不再作為市場主導概念。但目前情況顯然不是全牛行情。
   更重要的是,政府下決心調控房地産市場,由此帶動中國經濟新一輪的體制性改革,目前改革的陣痛意味着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相反,如果目前政府仍然以泡沫來麻痹市場的神經,以中國股市的市值作為經濟成果大肆宣揚,中國經濟才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許多人盯住加息降息,殊不知房地産等資産品才是調控貨幣的利器。一旦房地産成交量向下,大量資金被鎖定在房地産市場中,相應的證券市場中大盤股無法啟動,資産價格穩定,廣義貨幣發行將因此下降。加息的預期也就不會那麼濃厚,即便加息也不會那麼猛烈。因此,房地産市場有所下行,對於證券、貨幣倒是一副安神藥。
  不能想像,房地産成交量下降60%,而央行還急吼吼大幅加息,那中國經濟將急劇進入寒冬期,可以用得上《紅樓夢》裏的一句話,“胡庸醫亂用虎狼藥”。

  相關稿件
當前是擠壓房地産泡沫最佳時機 2010-04-16
房地産市場怪現狀 2010-04-16
房地産調控 該動的不只是匯率 2010-04-15
城市居民股票、房地産購買意願下降 2010-04-15
國稅總局官員:未實施任何房地産稅種試點 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