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逆差並不意味著中美貿易摩擦轉機
    2010-03-2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3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份中國出現了逾8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成為近6年以來首次出現單月貿易赤字。
  近來,貿易盈餘國與逆差國間的貿易緊張局面就接踵而至,成為牽制全球經濟走出蕭條的最大威脅。所以,3月份中國貿易赤字也許將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等對華的人民幣升值壓力,3月22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上傳達的“中國會加大美國産品到中國的進口”,有助緩解日益緊張的中美貿易和人民幣匯率問題。
  3月份可能出現的貿易赤字,有必然性,又不乏偶發因素。必然性上,3月份的貿易赤字更清晰地反映了中國貿易條件出現顯著的惡化趨勢——進口價格/出口價格喇叭口擴大。偶發性上,2月份出口高增長與3月份可能的貿易赤字出現,意味著外需市場受歐美存貨的影響相當明顯,3月份可能的貿易赤字意味著歐美的存貨調整已告一段落。當前國家外管局開展出口收匯存放境外政策試點也一定程度上影響3月份貿易收支,即部分貿易收入留存境外將從會計處理上出現低估出口盈餘,使3月份貿易赤字擴大。
  當前確實存在激烈貿易摩擦和貨幣競相貶值的高風險概率,全球金融危機下不論是新興市場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新經濟增長點的捉襟見肘,激化各國刺激政策的同向競爭矛盾。一方面,受美國等傳統的全球最終消費市場居民和企業的去杠桿化,全球最終消費市場面臨著嚴峻萎縮風險。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各國極度寬鬆的財金政策,加劇了凱恩斯刺激計劃後遺症——財政赤字風險和主權債務危機。時至今日,絕大部分國家已經缺乏充足彈藥繼續實施赤字計劃。危機以來利用政府赤字消費來抵禦私人部門需求萎縮衝擊的效用已經開始退潮。顯然,通過制定出口戰略爭奪海外市場成為了目前各國政府最後的稻草。
  另外,在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商品所佔的國際市場份額卻出現了凈增長,這無疑使中國成為了眾矢之的。一方面,由於人民幣匯率事實上的挂鉤美元,限制了美元相對於人民幣的貶值;而希臘等主權債務危機所帶來的歐元貶值壓力等則使得歐盟相對於美國對華出口具有了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因此,美國要求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將最為突出,畢竟中國龐大的基建、産業升級投資所帶來的進口需求真是歐美競爭的焦點,如中國政府刺激計劃中的部分投資是國內企業無法滿足的需要從歐美乃至日本進口。
  另一方面,中國更傾向於引進FDI和直接購買技術而非直接進口資本密集型商品的方式,則與美國政府當前的促進就業政策形成矛盾。對美國政府而言,直接對華出口資本密集型商品有助於提高美國國內就業,而通過FDI和出口技術則無法在美國國內提供就業。至於中國,則希望通過引進FDI和直接購買技術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分享發達國家的技術外溢,從而助力中國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的升級。顯然,中美在究竟是直接進口資本密集型商品還是引進FDI或直接購買技術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利益分歧。另外,隨著德法等歐盟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壓力加重和政府財政赤字持續增長,歐盟也將傾向於出口資本密集型商品,而非對華FDI。這客觀上將導致中歐貿易摩擦升溫。
  相關稿件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切忌心慈手軟 2010-01-05
中美貿易博弈的均衡之道 2009-11-17
不宜過度關注中美貿易爭端 2009-11-16
正視中美貿易的中長期挑戰 2009-11-13
平衡中美貿易的“捷徑”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