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項房産稅費就是62部“提款機”
    2010-03-09    作者:畢曉哲    來源:證券時報

    一套房子,經過立項、建設、配套、銷售等諸多環節,要收取多少稅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代表給出了答案:據初步統計,我國現階段涉及房地産的稅種有12項之多,涉及房地産的收費多達50項,兩者共計62項。
  政協委員對高房價根源予以揭露和抨擊,體現了委員的責任感知與理性。實際上,毫不客氣地説,一套房子數量高達62項的收費與收稅,實際上就是62部惠及地方政府和個別部門的“提款機”。每一項收費或收稅,房地産商不可能為此“買單”,最終的承擔者必然是廣大購房戶、房奴。有事實和理由為證,2007年5月經濟參考報報道,一位在珠三角和廣西、雲南多年從事樓盤開發的房地産開發商向記者坦言:“樓盤開發成本只佔房價20%,房開商能夠拿到其中40%的利潤,餘下超過40%的利潤全部被相關職能部門‘層層消化’掉了。”高達40%的利潤是如何被公權者“消化”掉的?除了極個別走的是見不得人的腐敗貓膩之外,任誰又能排除這個所謂的40%的利潤,是經過了表面合法又“合情理”的高額收費、收稅來“拿到手”的呢?
    一些地方政府和個別權力部門,之所以明知百姓的稅費負擔極重,也明知上述開發商所曝的“潛規則”屬實,但他們卻依然無動於衷,根源上還在於不願放棄到手的利益。鉅額的利益之下,鉅額的GDP創收之下,和鉅額的根本須臾不可離的“賣地財政”之下,某些地方政府官員又何嘗考慮高房價之下百姓之感受?而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的土地出讓金約佔2009年GDP的4.4%。業內人士指出,土地出讓金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中所佔比重相當驚人,不少城市已經佔到半數。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土地出讓金甚至佔到了政府財政收入的60%!
  如此鉅額的利益之下,糾結個別地方官員的政績、官帽之下,62項明晃晃的稅費又豈像公眾設想的那樣,説改就改、説取消就取消的?“撼山易,撼收稅收費難!”解決這些問題,顯然得從根本上着手。除了更加關注民生之外,得盡快從制度構築上着手,徹底打破地方政府“賣地財政”情結,讓每一項收費稅收更加公開透明,清除腐敗貓膩,讓不法官員不能為所欲為。如此,才能徹底改變62項稅費就是地方財政的“62部提款機”之弊根!

  相關稿件
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相關問題明確 2009-12-03
房産稅調整在即 期待併入物業稅 2009-08-28
專家如此預測是給高房價打氣加油 2010-02-24
對高房價行政豈能“不干預” 2010-01-29
中國高房價純屬體製造就的流動性游戲 20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