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本是短期行為 住建部當然難抑房價
    2010-03-09    作者:徐昌生    來源:新快報

    前天,在回答委員“為何房價越調越高”這個問題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郭允衝叫苦説,住建部在調控房價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手段。
  政府的調控能夠使房價下跌嗎?回答應當是肯定的,2008年的中央政府採取了系列打壓房地産的政策,導致樓價下跌仍歷歷在目。但是,如果大家並不健忘的話,也應該對2009年樓市的反彈記憶猶新。
  還是挑幾項典型的調控措施來具體分析一下,看看調控措施是如何短期有效而長期無效的:
  開徵物業稅。為什麼大家都支持開徵物業稅?心照不宣的理由是,一旦開徵物業稅,持有多套房産的業主將會因為稅收成本增加而拋售房産,需求不變,供應增多,房價豈能不降?
  持這種觀點的人,其實只看到了硬幣的一面。在整個房産市場中,一手房、二手房及出租房三塊價格互相關聯,當人們加快拋售二手房時,此時供應增加,一手房二手房的價格都將下降。但是,二手房加緊拋售也意味着出租房源的減少,房屋出租的價格將會上漲,而這一上漲將會反過來影響一手房和二手房的價格。
  因為,房租上漲,將會迫使原來的租房一族提前買房,也會吸引更多的人來購置房産以出租謀利,還會使原準備拋售房屋的人改變主意,這些都意味着需求增加供應減少,一段時間之後,房價最終還是要回到原來的均衡位置。
  打擊捂房囤地。為什麼大家都恨捂房囤地?義憤填膺的理由是,捂房囤地減少了房子的供應,理所當然是抬高房價的元兇!客觀地説,捂房囤地是抬高了當期的房子價格,可是,如果我們不戴有色眼鏡的話,它也增加了未來的房子供應,同樣降低了未來房子的價格。
  實際的情況是,國家已經制定了18億畝的土地紅線,未來的土地供應必將越來越少,捂房囤地者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敢捂房囤地的,否則,豈不是推高當期的房價讓他人獲利和降低未來的房價讓自己受損?
  不給開發商貸款。為什麼大家都主張不給開發商貸款?眾口一詞的理由是,開發商有了錢就會捂房不賣,而不給其貸款,資金周轉不過來,他必然要拋售房産,眾多開發商都來拋售,房價不就應聲而降?
  應當説大家都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房地産的確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銀行一旦中途抽回資金或者到期不肯貸款,開發商面臨的結局要麼是留下眾多的糾紛與爛尾樓,要麼是壯士斷腕割肉拋售。
  很少有人想過,當開發商的房子都拋售完了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景象?開發商得不到銀行支持的信息一旦明朗,還敢再買地蓋房嗎?還會同時開工建設更多的房子嗎?當房子都拋售得所剩無幾時,2009年房價絕地反擊暴漲飆升的現象就必然會再度發生。
  其實,任何調控究其本質都是短期行為,否則,我們就不應當僅僅是調控房價,而應當是對正在漲價的蔬菜、食用油等全部的國計民生物資一併調控,這樣,中國將不再有物價上漲現象,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豈不是提高更快?

(作者係江西博能實業集團副總裁)

  相關稿件
62項稅費房價怎能不高 2010-03-09
統計局應放棄房價統計 2010-03-08
穩定房價 憑什麼説“不行也得行”? 2010-03-08
統計局應放棄房價統計 2010-03-08
“讓利於民”方能解房價“死結” 201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