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一個維權公民面臨的困境
    2009-12-29    作者:劉敏    來源:長江日報

    因發帖遭跨省追捕的河南青年王帥最近稱,維權成本太高,他不再反映問題。
  今年年初,王帥在網上發帖反映河南靈寶市政府違法徵用土地問題,隨後靈寶警方以涉嫌誹謗罪將其從上海捕回並拘留8天。經媒體介入,靈寶警方撤案並向王帥道歉,王帥獲得783.93元的國家賠償。
  不過王帥認為徵用土地的事情還沒有結束,他向當地信訪部門繼續反映此事,信訪部門至今沒有給予答復。王帥的個人生活也遭遇了麻煩,他屢次求職,屢次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在王帥本人看來,“被拘留”過是求職的最大阻礙。如此種種,讓王帥發出上述感慨。他説再也不反映問題了,不會在網上發帖,甚至連舉報的事也不會再做了,因為“我只是做了一點維護自己權益的事,但發現這個代價太大了”。
  我們無法求證用人單位拒錄王帥是否因為被拘留的經歷,但我們相信王帥的失落感與挫敗感是真實的,維權成本過高也是客觀事實,不止發生在王帥身上。王帥曾被視為“英雄”,受到輿論和公眾的廣泛同情與支援,一個勇于維權、將權利觀念付諸行動的公民,若心灰意冷,不願再有所行動,雖是個人選擇,亦難免令人遺憾;一個遭逢無妄之災、被證明是無辜的社會成員,若因此造成個人生活舉步維艱,承受本不應有的社會代價,也不是人們願意見到的局面。
  假如承認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類似事件,陷入類似窘境,王帥的決絕言論會引起我們在諸多層面的反思。
  王帥作為一個公民,政府權力機關撤案、道歉和賠償都表明,針對他的“涉嫌誹謗罪”並不成立,8天拘留也是侵權行為。在此事上,公民王帥清白無辜。那麼,控告和拘留有沒有從王帥的公民資訊或檔案中刪除,或者相關部門有沒有更正、有沒有澄清的説明?我們並不了解這類公民事務是如何運作的,但在公開層面的撤案、道歉之外,對于相對私密、對就業、入學等影響甚大的公民個人資訊理當作出相應的更改。
  王帥作為一個維權者,王帥既是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測試公民權利的伸張與受保護狀況。公民權利不會從天而降,人們越來越知道,維護自身權利不僅要規范和約束權力,也在于公民自身的爭取與推動。維權渠道有限、訴訟費用高、權力機關的冷漠以及可能遭致的“跨省追捕”,都是維權的現實障礙,維權成本的直接表現。如果一個人總是在維權還是連累生活的兩難中做選擇,維權熱情難免受到打擊。
   不論王帥今後是否如他所説不再反映情況、不再舉報問題,也不論眾多準備舉報或維權的公民是否因此徘徊不前,在靈寶一事中,王帥不過是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説出來,把自己認為存在的問題反映出來,這是一個公民表達權的正常行使;在靈寶事件之後,王帥不過是想過上一種正常人的生活,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我們應該正視維權成本高的現實問題,制度上作出相應改善,使公民權利得以正常行使。我們也應該正視一個社會成員所面臨的困境,讓每個社會成員都找得到出路。

  相關稿件
為老年人撐起維權“保護傘” 2009-09-18
國資委開查油料期權交易 力挺央企法律維權 2009-09-08
國資委支援央企用法律手段維權 2009-09-08
從樓脆脆到樓歪歪 誰破解公眾維權困境 2009-08-20
醫療維權機制公信力不足滋生“醫鬧”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