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帖被拘青年的絕望折射維權成本太高
    2009-12-29    作者:陳方    來源:廣州日報

    年初,河南青年王帥在網上發了一篇帖子,反映當地政府違法徵用土地,損害農民利益的問題。隨後,當地警方以涉嫌誹謗罪將其抓獲並拘留8天。這番遭遇後,王帥下崗,求職又接連碰壁。近日,王帥接受採訪時説,維權成本太高,今後再也不反映問題了。(《中國青年報》12月28日)

  都説2009民意如刀,王帥也算得上是這其中的“年度人物”了。可惜,精神乃至榮譽層面的鼓勵始終拗不過現實的殘酷,求職路上屢屢受挫的王帥依然只是“一塊孤獨的石頭”,現在,這塊“石頭”的棱角有可能已被磨平。
  王帥無疑算是一個優秀的公民,一個引發社會反思的“公共人物”,誰曾想到他會因為求職無門而消解自己內心的公民意識呢?按理説,這個有著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專業文憑,且有近兩年工作經驗的驗光技師,在上海的眼鏡行業找一份工作似乎並不太難。但幾個月過去了,王帥愣是沒在這個領域覓得一份工作。難道用人方介意的僅僅是王帥被拘留過的“污點”嗎?顯然不是,在這個資訊傳播相當發達的時代,誰不明瞭王帥被拘的真相。用人單位真正在意的,恐怕還是王帥內心隨時可能釋放的權利意識吧。
  王帥的遭遇不由讓人想起,網友“魑魅魍魎2009”在曝光兩省官員公費旅遊的過程中,始終不曾暴露自己的身份以避免受到傷害。這種刻意的自我保護,反襯了當下社會普通草根階層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監督的艱難和無奈。
  這就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現實,有些蒼涼有些無奈。小人物若想做一個合格的公民,道路何其艱難。對于王帥而言,如果他有幸始終被媒體保護,或許最終還能謀得一份工作。而更多沒有被媒體關注的“王帥”呢?或者有心學習王帥的人們呢?看到王帥的遭遇之後,他們會不會也萌生退意?
  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有賴于民意壯大,這勃發的民意充滿蕩著社會激情,只是這激情的煙花把天空渲染得五彩斑斕,轉眼過後會不會只化作一地紙屑塵埃,清潔車過後,世界依然如我?樂觀之中有所警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某種意義上講,“王帥”就是一條河,他所逾越的每一座暗礁都是中國公民社會成長史中不能忽視的章節。

  相關稿件
傳統媒體維權努力緣何化成泡影? 2009-11-12
“小股東代位維權第一案”啟動在即 2009-09-21
為老年人撐起維權“保護傘” 2009-09-18
國資委開查油料期權交易 力挺央企法律維權 2009-09-08
國資委支援央企用法律手段維權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