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壓資本泡沫從降低房地産資金杠桿入手
    2009-12-21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2月17日,財政部、國土部等5部委公布 《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通知的要點有兩條:一是地方政府必須將土地出讓收支全額納入地方基金預算管理;二是明確開發商以後拿地時,“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年,特殊項目可以約定在兩年內全部繳清,首次繳款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款的50%”,如果開發商拖欠價款,不得參與新的土地出讓交易。
   這兩條規定的實質是,逼迫土地財政公開透明,降低開發商的融資杠桿比例。從地根與銀根同時出擊高房價,這兩項舉措值得讚賞。中國的土地出讓金在地方財政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當然應該納入地方預算,向地方人大述職,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在黑箱中操作大筆資金。至於後一項,不論是提高房貸首付比例,還是提高土地出讓金的首付比例,主要目標都是通過增加房地産市場的支付,降低金融杠桿。
  房地産是我國的金融泡沫之源,比股市更加危險。在今年天量信貸的情況下,由於融資、再融資做大市場容量,我國的股指在狹窄的區間內徘徊。相比而言,房地産市場的調節卻困難得多。首先,政府不能像發行股票一樣在市場上源源不斷地推出新土地與新樓盤;其次,即便推出新樓盤,遠遠不能滿足市場上的投資需要,北京、上海等地的商品房庫存就已降到警戒線以下;第三,與股市相比,房地産對地方財政的拉動作用極大,地方政府與開發商的開發熱情與推出新股不可同日而語。
  在投資品種無法充分供應的情況下,替代的辦法就是抬高投資品單價、提升性價比高的樓盤價格,進行或真或假的概念炒作,以增加附加值。如海景房、江景房、旅游房、低碳房等,一系列的附加值使樓盤定價節節攀升。
   房地産是核心,一頭通銀行,一頭通股市,全面提高了投資品的估價。完整的資産高估鏈條基本形成:土地與房産價格提升,銀行根據抵押品的市場定價發放更多的貸款,而股市投資者根據土地與房産的市場盈利給予地産股過高的估值。那些不大塊拿地、不建高端住宅的房企將無法在資産泡沫中獲取紅利,由此造成了搶地、搶房、搶高端房現象。一旦某個投資品引發社會瘋狂投資,進而撬動存款與貸款,無限度拉長融資杠桿時,最危險的泡沫也就形成了。
  寬鬆的信貸政策拉長了金融杠桿,給房地産泡沫火上加油。
  中國工商聯住宅産業商會會長聶梅生強調 “2009年房地産資金杠桿率提高”,依據是今年國內貸款的增幅快速增加,2008年四季度增量是-10%,今年三季度到9月底是90%;定金和預售款去年4月份是-40%,2009年三季度是100%。如果以自有資金率35%為基準線,1~9月份熱點城市房地産成本的資金杠桿率已從2.86倍大幅提高到6.67倍。若考慮在土地環節上存在的資金杠桿(各種形式的股權基金、分期拿地等),這意味着提高自有資金成本杠桿率將翻一番。如果年底房價繼續上漲,那麼自有資金相對於總價值的杠桿率在熱點城市將衝到20倍以上。
  房地産的金融杠桿有可能更高。從去年開始,刺激房地産政策&&,全國各個城市對於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及首付比例大幅放鬆,出讓土地會分別簽訂合同,約定首付比例和分期繳納時間,大部分是在20%~30%之間,遠低於5部委通知的規定。而今年5月國務院將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最低自有資金比例從35%調低至20%,同樣拉長了資金杠桿。
  房地産金融杠桿下降,對土地市場的價格有一定衝擊,雖然今年樓市大旺,開發商不缺錢。據2009年三季報數據統計,前三季度,91家A股房地産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總額為474.28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389.85億元。但是,由於大塊溢價拿地,考慮到明年開發資金,開發商的現金流並不充沛。
  控制融資杠桿,地價恢復平衡,資産品高估的源頭無水,投資品泡沫自然破滅。有人説,房地産銀行融資正在轉向民間融資,因此此舉效果不大。簡單地説,如果銀行這個“傻大個”不為房地産市場舉啞鈴,那麼民間投資者就不會太起勁,充其量是茶杯裏的泡沫。
   上述分析建立在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嚴格執行政策的基礎上,如果各地陽奉陰違,銀行繼續把房地産開發貸款當搖錢樹,則另當別論。

  相關稿件
房地産業的低碳之路需邁過四道坎 2009-12-16
“房地産的泡沫要一點一點擠” 2009-12-16
中國房地産泡沫不會破嗎 2009-12-14
明年房地産市場將是不溫不火 2009-12-08
明年結構調整應首先對準房地産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