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人”應成為有主動性的年度人物
    2009-12-18    作者:迅之    來源:南方日報
    美國《時代》周刊本月16日宣布,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榮膺2009“年度人物”,去年獲此殊榮的是當選總統奧巴馬,前年是俄羅斯總理普京。而作為一個群體,“中國工人”以亞軍身份上榜。《時代》評價稱,中國經濟順利實現“保八”,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最快的發展速度,並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蘇,這些功勞首先要歸功於中國千千萬萬勤勞堅韌的普通工人。
  “中國工人”成為年度人物不是第一次了,礦工就數度入選國內各類年度人物評選。只不過,礦工之所以成為年度人物候選,常常是由於當年頻發重大礦難,這些年來,礦山的爆炸、坍塌和透水事故接二連三,許多礦工被迫殉葬於各地波瀾起伏的經濟巨輪下,這也使得他們的命運備受關注。有幸的是,這一次“中國工人”成為年度人物亞軍,不再是由於悲劇,而是因為他們為中國經濟復蘇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明亮的色彩。
  但對於一切外來的吹捧性的言辭,應保有一定的警惕心。“中國工人”固然對中國經濟順利實現“保八”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對於他們的個人命運而言,是否也因此獲得大的轉變,尚不能一概而論。更何況,中國經濟的復蘇也是複雜的,這一波的復蘇明顯帶有房地産拉動的味道。可是,房地産拉動得越快,泡沫增長得也越快,這個泡沫暫時看起來很美,一旦破滅,其對經濟導致的破壞性也將是劇烈的,而維持下去其泡沫只能越來越大,徒增風險。因此,房地産對於國內經濟而言是把雙刃劍。房地産發展得很快,到處興建樓盤,對於建築工人來説或許是好事,對於其他領域的工人來説,卻未必如此。
  為什麼呢?房地産綁架了中國經濟,我們常常能看見,消費者窮父母、岳父母和自己三家之力合買一套房,被迫成為房奴。當了房奴,如何去其他領域消費?既然大幅減少在非房地産領域消費,其他行業如何發展?其他行業出現危機,這些行業的工人命運又將如何呢?今年以來,不少企業家轉行進入房地産投資和建設領域,他們的進入一方面提高了房地産市場的容量,抬高了房價;另一方面其他行業的疆域逐漸縮小,尤其是製造業。前年,珠三角區域曾經出現過“民工荒”,去年,又曾經出現過“民工失業潮”,這些都説明,工人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其實是脆弱的、被動的,甚至是無力的。他們的勤勞不僅僅是由於品性,更多的是不得不為之。
  “中國工人”當然有資格成為年度人物。只不過我們應當好好分析其中的功過是非,讓中國工人挺起腰板,更有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不是一味地“被主動”、“被積極”。至於我國經濟,更不要因他國一時的讚美而頭腦發熱,謹慎一點,多消除點經濟泡沫,比什麼都好。
  相關稿件
阻截零成本私吞國企:讓工人代表坐上談判席 2009-08-19
煤炭工人見證新中國煤炭産業的變遷 2009-08-14
怎樣與工人對話 2009-08-03
上海港港區內船廠工人在船塢內工作[圖] 2009-06-11
美國通用汽車7500名工人簽署買斷協議 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