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關稅 戴着“綠色”帽子的新保護主義
    2009-11-10    作者:馮興    來源:中國經濟網
    關於“碳關稅”的討論在國際上早已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有的國際組織認為“碳關稅”可適用於國際貿易規則,對此,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張向晨最近&&,徵收碳關稅將會導致全球貿易戰爭,對誰都不利,而且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沒有一點作用。
  “碳關稅”到底是什麼玩意兒?何以惹得全球如此關切和矚目?簡單地説,碳關稅就是要對高耗能的産品進口徵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不過,揭開其虛偽的“綠色”面具,就不難發現事情的真相:“以環境保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剛剛出現復蘇,金融危機的陰影仍然未能消除,然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卻日漸甚囂塵上,尤其是各種新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層出不窮,如碳保護主義和碳歧視主義等。
  這些新型的“綠色壁壘”,雖然喊着“環保”的口號,但其真實目的在於維護自身經濟利益,憑藉發達國家先進的環保技術,通過刻意提高貿易關稅如“碳關稅”和非關稅如環境標準等手段,阻礙他國産品進入本國市場從而保護本國市場的貿易形式。
  按照美國設想,碳關稅徵收的標準是生産和使用中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那麼,如果美國等發達國家要徵收碳關稅,到底對我們有多大影響?我國貿易産品中,鋼材、化工、有色金屬、礦産品等原材料在出口中佔了很大比例,而這些産品都具有高耗能、高排放特點。如果一旦開徵碳關稅,我國勢必是最大的受害者。
  對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來説,如果“碳關稅”實施,一方面可利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優勢,排斥國外産品進入本國市場,保護本國産業,另一方面以此為契機,借機完成對相關産業的革命,從而成為全球這一産業的主導者、規則的締造者、定價權的控制者。
  由此可見,“碳關稅”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經濟霸權。但哪有“壓迫”,哪就有“反抗”!“碳關稅”如果實施,必將引起發展中國家報復性的貿易壁壘。印度環保部長傑倫?蘭密施前段時間就將“碳關稅”形容為“惡毒的”,並宣稱印度不會接受任何有約束力的限期減排目標。
  從歷史的視角來看,今天氣候的巨大變化主要是發達國家在過去近三百年的工業化過程中對能源的大量消耗所造成的,所以,美國等發達國家要負起應有的歷史責任,而不是反過來倒打一耙,把所有碳排量都計在發展中國家的頭上。這是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的製造業大國是極大的不公正。
   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應在溫室氣體減排上承擔更大的責任,並把新能源開發技術、碳捕捉技術等減排高招傳授給發展中國家,而不是利用“碳關稅”等手段,令許多還處於起步或發展階段的國家在履行氣候變化領域責任的同時,造成經濟運行雪上加霜。
  氣候危機愈演愈烈,總體上來講,“低碳”經濟勢在必行,我國就此及時制定了相應的節能減排措施。然而,當“碳排放”成為某些國家“謀一己之私利”的工具時,味道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相關稿件
用産業升級對付貿易保護主義 2009-10-12
專家預測 貿易保護主義一年後將退潮 2009-10-12
積極預防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 2009-10-09
警惕華麗外衣下的貿易保護主義 2009-09-25
保護主義危及全球經濟復蘇 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