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10-14 作者:徐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近幾週,隨着美元指數屢創新低,美元兌部分亞洲貨幣匯率觸及一年低位,如美元兌韓元、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等。美元疲軟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金價連續創下歷史新高,鋁和銅等基礎金屬價格上揚,原油上漲至每桶70美元以上。美元今後一段時間的走勢,現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市場人士看空美元,從中長期角度看是正確的,但美元貶值趨勢絕非一帆風順,更不會出現崩盤跳水式的暴跌,很可能呈現&階抵抗式的陰跌,甚至在中間出現幅度較大的反彈。 之所以這麼説,就在於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亞洲國家都不希望美元崩潰,撇開攥在手裏大把美元債券不談,就本國經濟復蘇而言,都希望出口引擎重新啟動。因此,亞洲的央行們現在緊張不已,都準備採取措施維穩匯率。日本財務大臣藤井裕久10月11日&&,日本政府希望維持日元匯率穩定,並將採取措施實現這一目標。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央行已大舉買入美元,平抑本幣升值。實行管理下的匯率機制的中國香港地區和新加坡也買入了美元。香港金管局於10月9日在外匯市場拋售了46.5億港元,以捍衛港元&&匯率制度;上周香港金管局拋售的港元總額升至209.25億港元。香港金管局是在港元觸及1美元兌7.7500港元的&&匯率強制兌換保證水平後,入市干預的。 有關專家認為,亞洲部分央行大舉干預外匯市場,以阻止本幣兌美元升值,因為他們擔心本國在出口上輸給中國。自去年7月以來,中國決定將人民幣重新與美元挂鉤,這促使許多亞洲經濟體要捍衛本幣的競爭力。而中國央行更不希望看到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而導致出口萎縮,這影響到中國經濟復蘇前景問題。更不要説,中國外儲中近六成的資産都是美元國債了。 但是,只要美聯儲維持目前的零利率政策,美元氾濫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在目前的趨勢看,還觀察不到美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在何處。這種情勢下,美元大勢長期走軟無疑,但由於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亞洲央行們,都不希望看到美元持續貶值導致本幣走強的局面出現,所以在關鍵時刻都會介入市場,拉美元一把。因此,美元崩盤的局面,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出現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