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虛高的剋星來了嗎?
    2009-08-19    張勇    來源:東北新聞網

  新聞背景:衞生部等9部門18日發布《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並公布了307個基本藥物品種,正式啟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指出,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其它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並達到一定的使用比例,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藥品保障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藥物。(據8月18日中央電視台)

  當十八般武藝都被證明是花架子之後,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就顯得頗為珍貴。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就是醫治藥價虛高的“最後稻草”。
  在新醫改方案中,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重中之重。深受高藥價之苦的百姓,對於降低藥價的期盼之熱切,使這一制度積聚了各方極高的關注度。
  基本藥物制度是什麼?打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告訴中國的老百姓,哪些是藥品中的“大豆(資訊,行情)”!
  中國的藥品市場,很有意思,有點像豆製品加工廠。部分藥廠、藥房、醫院結成利益共同體,把大豆做成豆腐、幹豆腐、臭豆腐已經不算什麼,做成鮑魚、龍蝦的形狀才是高手,然後美其名曰“新物質誕生了”,要比大豆的營養價值高很多倍,當然價格也貴上很多倍。
  於是,我們的新藥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數量之多創下世界之最,譬如羅紅黴素就有97個商品名,克林黴素有66個商品名,頭孢他啶有59個,連大名鼎鼎的鐘南山先生都驚呼“認不全”,普通百姓更是被搞得暈頭轉向。
  這就是我們的聰明之處。美國人善於原創,他們傻乎乎地種大豆、賣大豆。而我們善於創新,並不直接銷售廉價的大豆,而是加工成花樣繁多的食品——在藥品包裝上、廣告宣傳上,鮑魚在爬龍蝦在跳,只在不起眼的角落,才印上米粒大小的“大豆”兩個字。於是,我們的大豆可以賣出鮑魚龍蝦的價錢。但這還不是最高明的,那些編造傳奇故事,把藥品迷上一層神秘面紗者,才是最高的層次。
  有時,真是覺得亞歷山大弗萊明先生很傻很天真。他為什麼不把青霉素神秘化,説是蒐集了大西洋底的巨蟹、阿爾卑斯山頂的馬蹄蓮、還有北極熊的眼淚,然後按照印第安最古老的絕密配方,加上現代最先進的萃取技術製成的。這樣,他就可以把青霉素賣個天價,30天成為世界首富。
  當做藥如同做豆腐,藥品産銷者的笑臉,與政府和民眾的焦慮,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咋辦?降價吧。於是,發改委刷刷地降,但新藥咔咔地出,一來二去藥價越來越高,倒是高興了鄭筱萸之流,審批新藥把手腕子都寫疼了,鈔票嘩嘩地流入了口袋。
  幾經挫折,我們終於看明白了,只有解決“大豆”問題,才是治理藥價虛高的根本。於是,我們設計出一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目的是讓群眾知道哪些是“大豆”,從此以後少被忽悠、不被忽悠,同時也給醫院、醫生的用藥念上一個緊箍咒。
  在千呼萬喚之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如今終於啟動了。我們不知道,那些藥價虛高的既得利益者和既得利益集團,會不會又玩出新花樣來。我們相信基本藥物制度的作用,但我們也決不能低估既得利益集團的能量——否則,基本藥物制度也可能像很多廉價藥那樣,在市場上遭遇邊緣化的命運。

  相關稿件
治理虛高藥價的路徑在哪 2009-03-23
藥企與醫院“博弈”凸顯藥價虛高“頑疾” 2009-03-05
取消以藥養醫能降多少藥價 2009-01-14
合肥物價局:加強奶粉和醫藥價格監管 2008-09-25
南京:網上公布醫保藥價 引導藥店降價讓利於民 200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