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石油巨頭還想繼續“渾水摸魚”
    2009-08-04    作者:盛大林    來源:瀟湘晨報

  在7月28日國家發改委下調成品油價格的一週前,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曾與發改委溝通,希望進一步完善和修改《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它們認為當前的《辦法》使得成品油調價機制過於簡單、透明,導致投機、囤貨等現象在各地頻頻發生,不利於整個油品市場秩序的穩定。兩大集團建議,應該採取多種方式,模糊化處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8月2日《經濟參考報》)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批評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夠透明”的説法。而兩大石油巨頭竟然説成品油調價機制“過於簡單、透明”了,主張回歸“模糊化處理”。這意味着,在改革的方向上都出現了截然對立。
  的確,調價機制的簡單、透明可能導致囤貨等投機行為,但“模糊處理”就不會有投機嗎?實際上,投機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它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現在的國際市場上有投機,以前尚未“接軌”的時候國內市場也有投機——只不過,“黑箱”時代投機的機會大都屬於那些能獲得“內部消息”的人,也就是説,連投機的機會都是不平等的。
  當然,投機的盛行會影響市場經濟的秩序,因此應該盡量壓縮投機的空間,以防投機過甚。那麼如何才能防止過度投機呢?最好的辦法恰恰是機制的簡單、操作的透明,因為簡單和透明可以讓市場的預期更加明確,也可以讓所有的市場主體都知道市場的走向、都擁有投機的機會,而當大家都有投機機會的時候,實際上投機的風險就變大了、投機的價值也就變小了。就拿成品油市場來説,如果所有加油站都預計到即將漲價而大批量進貨,那麼零售市場就會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以及滯銷,如果囤積的成品油還沒賣出去而油價又下調了,加油站豈不是要虧損嗎?
  既然“導致投機”不能成為反對“簡單透明”的理由,那麼兩大石油巨頭為什麼要把“簡單”變“複雜”、把“透明”變“模糊”呢?讓我們回想一下以前那“複雜”且“模糊”的年代:國際原油價格一漲,國內的成品油價格立即就跟着漲;而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的時候,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卻總是遲遲不動;人們不知道油價什麼時候會變動,更不知道浮動多少是合理的;石油巨頭們一邊叫嚷着“價格倒挂”,一邊卻是“日進鬥金”,甚至在連年成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情況下,還連年向政府伸手要“補貼”……公眾明明感覺不合理,卻又説不清楚,為什麼呢?因為相關的信息既“複雜”又“模糊”呀!這不禁讓人聯想:石油巨頭如此留戀“模糊處理”,是不是想繼續“渾水摸魚”呢?
  實際上,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只是“有控制地間接接軌”,這已經留有“模糊”空間了。試行幾個月以來,好幾次達到了“22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價格浮動超過4%”的標準,但都沒有調價,這不就是“控制加間接”的結果嗎?我清楚地記得,當初國際油價火箭式躥升的時候,兩大石油巨頭天天要求“與國際接軌”——它們希望的“接軌”顯然是“簡單、透明”的,“無控制地直接接軌”最好。現在國際油價開始震蕩甚至下行了,它們又不想“簡單、透明”了。變化的是立場,不變的是利益——石油巨頭如此追求壟斷利潤,也太赤裸裸了吧?!

  相關稿件
IEA首席經濟學家:石油供應正不斷萎縮 2009-08-04
石油巨頭們究竟怕什麼 2009-08-03
兩大石油巨頭還想繼續“渾水摸魚” 2009-08-03
中石油大獎促銷:京城成品油價格戰升級 2009-08-03
中國汽車業如何順應“後石油時代”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