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拯救中國是指鹿為馬
    2009-07-31    馬光遠    來源:新聞晨報

  前天,江蘇省房地産業協會主辦的“復蘇跨越2009中國房地産走勢”高峰論壇上,任志強和董藩等人“高論”迭出,話語雷人,諸如“房地産正在拯救中國”、“下半年商品房將嚴重供不應求”、“房價將暴漲”、“中國人太有錢了,房子太便宜了”等一系列驚爆觀點噴涌而出。
  拋開任志強、董藩等人這些刺耳論調的正確與否不論,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董藩所言“房地産的復蘇取決於政策”的觀點可謂擊中了房地産興衰的最大真相。的確,這一輪房地産的不正常復蘇,不僅和經濟復蘇無關,甚至和房地産本身的供求也沒有多大關係,而完全是政策的紊亂所導致。在歷經四年對房地産的調控,中國房地産即將回歸理性和進行自發調整的前夜,金融危機的到來卻成了房地産復興的救命稻草。各級政府放棄了多年對房地産調控的努力,通過各種政策對房地産進行逆周期的干預,特別是在寬鬆的信貸和大幅度調低房地産資本金政策的威力下,樓市中毒暴漲,國人震驚,公共政策尷尬,金融系統被房地産捆綁得更加緊密。而開發商在品嘗盛宴的同時,開始指點中國經濟的江山。
  毋庸諱言,這是一次提前夭折的調整。天量的信貸和對未來通脹的預期成為本輪行情的最大誘因。任志強等人一再強調,房地産曾經拯救中國而且仍在拯救中國,其底氣在於賭定國家不會放任房地産的風險向金融系統傳導,他們的確賭對了。前所未有的寬鬆政策,人為左右的供求信息和基於對銀行系統風險的擔憂,讓本應深幅調整的房地産成了最大的贏家。如果要説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真正成就的産業,很顯然,不是中小企業,不是民間投資,甚至不是“鐵公基”,而是房地産。
  房地産是復蘇了,但房地産顯然並沒有拯救中國,反而隨時可能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復蘇的最不確定因素。有關部門和開發商都在強調房地産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但他們卻有意無意地回避了房地産對其他産業的“虹吸效應”。這種“虹吸效應”表現在:其一,由於房地産價格與居民收入的嚴重背離,購買房地産的乘數效應使得居民的消費能力幾何指數下跌,其他産業因消費能力不足而萎縮;其二,大量的信貸資金流向房地産,導致流向其他産業的金融資源不足,對其他産業的復蘇造成了很大的擠出效應,從而延緩了經濟的復蘇。
  即使在房地産對GDP貢獻最大的2007年,其對GDP增長的貢獻也沒有超過1%。這意味着,我們不惜代價挽救的只是對GDP增長貢獻不到1%的一個産業,而對GDP增長貢獻10%以上的其他産業則成了犧牲品。不是房地産挽救了中國,而是房地産的非理性暴漲影響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復蘇的步伐。
  沒有經歷真正調整的房地産,在積累了更大的泡沫之後,必將成為中國經濟未來最大的一顆地雷。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羅奇最近撰文《我開始擔心中國經濟》,他擔心的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説實話,房地産本輪的復蘇,已經讓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提前流産。(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政府政策係博士)

  相關稿件
對外商投資房地産業並無特殊限制 2009-07-31
發改委將抓緊改進房地産價格監管 2009-07-31
狂熱市場將被銀行與房地産刺破 2009-07-27
物業稅能穩定房地産市場 2009-07-27
二套房貸收緊信號:漸別房地産政策蜜月期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