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投資蒙牛後的三大懸念
    2009-07-09    韋三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關於中糧攜手財務性投資機構厚樸與蒙牛的交易案,目前各界討論相當熱鬧。但在筆者看來,其實這宗交易的前景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大懸念:
  一是,中糧投資蒙牛案,是否偏離了寧高寧為中糧設計的“全産業價值鏈戰略”?儘管按照中糧和寧高寧的對外説法是,此次交易案符合一以貫之的戰略,即“從田園到餐桌”的“全産業鏈戰略”。
  根據筆者多年對中糧以及其他央企的研究,“全産業價值鏈戰略”的模式基本有三種:橫向全産業鏈模式、縱向全産業鏈模式以及混合一體全産業鏈模式。
  而中糧則一直在走一種縱向全産業價值鏈的戰略模式,即依託自身固有的流通和貿易優勢,向中游的生産領域以及上游的原材料領域進行延伸,從而實現上、中、下游的全産業價值鏈模式。比如,中糧之所以接盤五穀道場,就是可以與固有的小麥(資訊,行情)等業務形成鏈結和結合。但此次通過投資蒙牛涉足乳製品行業,筆者以為,並非是縱向式全産業價值鏈戰略的必然動作。因為,目前中糧能夠算得上與蒙牛的業務形成所謂協同效應的,就是原中土畜公司的業務。儘管該公司有畜産品業務,但也只是飼料、羊絨等産品,與整個乳製品行業的價值鏈條相去甚遠。因此,背離固有的縱向式全産業價值鏈戰略的中糧,此次投資蒙牛,究竟意欲何為呢?
  二是,中糧投資蒙牛,到底能不能真正做好乳製品産業?畢竟,整個乳製品行業已經形成了産業集群化趨勢,牽扯多個行業鏈條。
  目前,中糧已經形成小麥、玉米(資訊,行情)、油脂油料、稻米、大麥、糖和番茄、飼料、肉食等八條産業鏈,再加上乳業,真可謂是“食品産業航母”,食品行業的集中固然有利於資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對於中糧而言,這種多産業鏈的整合和運營也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工程。加之,乳品的産業鏈較長,對於上游奶源的要求較為苛刻,中糧能否做好蒙牛,使之成為旗下的又一個新利潤中心,還有待證實。
  更重要的是,中糧的縱向型全産業價值鏈戰略模式,儘管其最大好處是可以做到規模經濟、協同效應以及符合産業集群大勢下的佔位效果,但正因為是如此長長的産業鏈條,企業也必須同時能夠經受住兩大核心挑戰:一是整個管理系統的市場化運營能力和反應能力;二是現金流的充裕保障能力和資本投入所産生的風險自控與消解能力。這對中糧是個挑戰。
  三是,中糧投資蒙牛,其背後閃現出的“多所有制模式”到底是否有利於蒙牛?雙方如何磨合、消弭或者協調企業風格與團隊文化上的巨大差異,以實現真正的“雙贏”局面,將是這場“國民戀”是否能夠開花結果的關鍵所在。
  就蒙牛而言,其所以能連續多年高速發展,至少有三個典型的企業性格特質:團隊文化以兄弟情誼和血性為主,因此“狼性”十足;管理決策以快速和“不含糊”著稱,因此深具草莽色彩;領導力以牛根生為核心和魂魄,因此容易使必要的管理程序和治理機構缺失。相反,寧高寧率領的中糧一直以講職業經理精神、正規的管理體系以及管理程序為最大的企業性格特質。兩個性格特質相差如此之大的企業,能否實現1+1>2的效果?
  寧高寧對外界公開發表的一段話特別意味深長。大意是儘管中糧不會直接插手蒙牛的經營管理,但會通過董事會來影響蒙牛。這段話至少表明一點:中糧注重發揮董事會的作用,也就表明了今後蒙牛的經營管理要按照董事會的意志行事。如此,會否最終導致兩者之間的“衝突”呢?
  總之,這宗大型交易案之後,中糧與蒙牛的“婚姻”在疑團中究竟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作者係財經作家、現代新國企與産業經濟研究者)
  相關稿件
中糧入股落定 蒙牛股價昨暴跌7% 2009-07-09
中糧入股蒙牛背後的“國進民退” 2009-07-08
中糧“喝”蒙牛 牛根生兌現“不賣外資”承諾 2009-07-08
中糧入股蒙牛 會否改變乳業格局? 2009-07-08
中糧收購蒙牛是個好交易 200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