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産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至此,國家確定的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物流這十大産業振興規劃全部出齊。此前傳出的能源、房地産等行業將被列入産業振興規劃的消息,未有結果。
前幾天,很多媒體都報道了“房地産最終搭上十大産業振興規劃末班車”的消息。受此消息的影響,23日的股市房地産板塊全線飄紅。然而,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的是有色金屬産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而不是傳説中的房地産業。 從國務院宣布即將&&“十大産業振興規劃”之日起,房地産業就被認為是“鐵定一席”。可是,一直到24日,“十大産業振興規劃”已經&&8個,仍然不見房地産的蹤影。在剩下的兩個名額中,有色金屬又被認為是板上釘釘,也就是説,“十大規劃”只剩下最後一個指標了。於是,房地産業能否搭上“末班車”備受關注。 汽車、鋼鐵、船舶……已經公布的8大規劃均為工業領域的産業,相對單一。無論是産業鏈的長短,還是佔國民經濟的份額,8大産業都無法與房地産業相比。雖然筆者也認為房地産業成為支柱並不是好的選擇,也時有專家建議國家放棄把房地産作為支柱産業,但房地産業在中國經濟中的支柱地位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目前也是不能放棄的。在其他産業還不足以支撐整個經濟的情況下,中國還只能仰仗房地産業“一柱擎天”。因此,若要分産業制定振興規劃,那麼,房地産業應該是“第一個”要考慮的。然而,房地産業最後還是擠不上“末班車”,這是為什麼呢? “消息人士”和路透社的報道都提到了“敏感”二字,這可能確實是有關方面搖擺不定的主要原因。所謂“敏感”,顯然是就房價而言。之前幾年,中國的房價持續攀升,乃至到了瘋狂的程度。近一年來,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居於高位,大多數國人都在盼望著房價的大跌。而“降價”和“振興”顯然是很難相容的,也從來沒有一個興旺市場的價格是下行的。而且,以刺激為主要內容的産業振興規劃,也必然給人以政府托市的感覺,這顯然是民意難以接受的。也正因為如此,有人建議去掉“房地産業振興規劃”中的“振興”二字,可是,“振興”是“十大規劃”的主題詞——沒有了“振興”二字,還怎麼歸入到這個“系列”之中呢? 不過,不列入“十大振興規劃”,並不意味着政府放棄振興這一産業。如果真的以“中長期規劃”取而代之,那反而更加顯現出房地産業在中國經濟中的“特殊地位”。雖然同為“規劃”,但産業振興規劃主要是立足於當前,“戰術”的成分更多,而中長期規劃則主要是着眼於長遠,“戰略”的意味更濃。如果説船舶、物流等産業需要用“十大産業振興規劃”這種標籤來強調的話,那麼,房地産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或者説,在“十大産業振興規劃”之外再制定一個“房地産業中長期規劃”,就像是“計劃單列市”一樣具有“高出半格”的意味。而且,不列入“十大振興規劃”也不影響各種刺激性政策的&&。實際上,當意識到中國經濟將迎來寒冬並調整宏觀調控方向之後,國務院第一個出手“刺激”的行業就是房地産。而在幾大産業振興規劃陸續&&期間,各地也不斷有刺激性政策推出,比如購房退稅、購房入戶等。 總之,不管房地産業以什麼面目出現,都是必須振興的。百姓或股民不必為它的“列入”而喜,也不必為它的“錯失”而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