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集團只能以死而謝天下
    2008-12-26    作者:周東飛    來源:瀟湘晨報

  三鹿已經進入破産程序。這一消息在12月2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由石家莊市政府予以確認。老實説,這已經是沒有懸念的結局。原因不僅如發言人所説,三鹿集團凈資産為-11.03億元,已經嚴重資不抵債。而且,價值近150億的三鹿品牌早已灰飛煙滅,從道義上説,給中國人帶來錐心之痛的三鹿只能以“死”而謝天下。但是,沒有懸念的三鹿破産眼下已經深陷利益糾葛之中,現有財産的分配方案將是三鹿留給世界的最後懸念。

  就在石家莊宣布三鹿破産的幾個小時後,來自24個省市的87名三鹿三聚氰胺奶粉受害者委託他們的援助律師,發表了對三鹿破産的緊急聲明。受害者的焦慮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三鹿以債權債務整體打包的方式被收購,那麼他們還能夠找到要求賠償的“下家”。而一旦三鹿因破産而消失,他們尚未被全部支付的賠償將向何人去主張?這正是他們反對三鹿破産而主張它被收購的理由,作為受傷最為痛徹的一群,他們的要求並無額外之處。
  然而正如他們自己的預料一樣,三鹿的破産將不可避免。一旦三鹿破産,受害者從三鹿得到賠償的把握到底有多大?媒體刊載的律師分析認為,根據企業破産法的規定,損害賠償將被列為“公益債務”而獲得優先賠付。很遺憾地説,這是一種對法律的誤讀。破産法所規定的優先賠償的公益債務,必須發生在法院受理破産申請之後,奶粉受害者顯然不屬於此例,而只能被列為受償排序靠後的一般債務人。這樣一來,受害者從三鹿現有財産中獲得足夠賠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這樣一種法律困境也催生了政府方面的積極行動。12月10日衞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相關部門正在就賠償方案進行論證。涉及金額可能在40億元左右,其中26億元檢查費用由政府負擔,其餘的資金則由22家問題奶粉企業分擔。石家莊市政府發言人同樣證實,12月19日三鹿集團曾借款9.02億元付給全國奶協,用於支付患病嬰幼兒的治療和賠償費用。綜合上述信息來看,對受害者的賠償事宜應該有了一個相對成熟的設計。問題在於,這樣的信息理應及時準確地傳達給受害者,以免他們在漫長的等待之後,還要經受各種不利消息的煎熬。
  實際上,這樣的透明信息應該讓三鹿事件的所有利益攸關者所分享,包括近日雲集石家莊的那些經銷商。他們所要求償付的並不是一般往來貨款,而是召回三鹿奶粉所墊付的總值約7個億的款項。應當説,這種墊付是在替三鹿履行責任,那麼三鹿也就有義務不在召回問題上賴賬。最終他們獲得了以政府信譽“背書”的還款承諾,但這樣的承諾卻又引發了蹺蹺板式的利益不均衡。三鹿職工聲稱拒絕接受這樣的結果,因為按照破産法律的規定,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等應當優先清償,而對經銷商債務的完全承諾很可能擠佔他們的合法權益。
  可以預料的是,隨着這種搖擺局面的加劇,會有更多利益相關者加入到爭議行列之中。是謹遵法律的規定,還是特殊問題特殊解決,當地政府顯然在勉力權衡於其間。或許,依法辦事的規則在處置三鹿事件之初就應當確定。那麼,將三鹿的資産全力用於産品的召回和受害者的賠償,新的債務糾紛或許不至於産生。當然,法律亦須在教訓中得以完善,比如破産財産是否應當將受害者的利益列在受償的最前列?三鹿即將在恥辱與負罪中“死去”,但我們的社會應該由此得到一個演進和提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