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私營按揭保險業對我國的啟示
    2008-11-21    田輝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者按:私營按揭保險是一種針對信用違約的保證保險,對美國房地産市場的繁榮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次貸危機中,儘管該行業遭受了比較嚴重的承保損失,但由於政府的稅收支持政策、計提特殊準備金的監管要求、單一産品線經營的防火墻機制等因素的積極作用,整個行業的業務增長沒有受到明顯影響,仍然保持了雄厚的資本實力。對比我國相關情況,本文分析或能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私營按揭保險(private mortgage insurance)又叫按揭保證保險,其承保範圍是由於房價下跌、借款人的信用風險等特定原因所産生的按揭違約損失,保護的是貸款人或者投資人的利益,保險事故則是借款人停止支付按揭還款。按揭保險最大的特點就是一般只使用在低首付的按揭貸款中,其背後的邏輯是:根據相關統計結果,首付比率低於20%(或者貸款/房價的比率大於80%)的借款人更容易産生信用違約。換句話説,對貸款人或者投資人而言,低首付按揭相比高首付按揭風險較大,因此他們一般都會要求首付低於20%的購房者同時購買按揭保險,以增加還款保證。按揭保險業務的保險金額根據首付比例的高低以及投資者的要求來確定,但通常不能超過貸款金額的25%。保險保障的金額之所以不必太高,一方面是為了降低保費,使更多的人買得起;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房産自身有很高的價值,出售後一般已能夠彌補貸款人的大部分損失,加上25%的保險賠償已足以為貸款人提供充分還款保證了。
  之所以強調“私營”,是為了與政府支持的按揭保險計劃有所區分。在美國,自20世紀初期出現有組織的運營開始,按揭保險最初全部由商業公司經營。在經歷了1920年代由房地産繁榮帶來的業務迅速增長之後,經濟大蕭條引發的房地産蕭條以及行業內部的不規範經營等原因致使該行業全線破産。為了幫助房地産行業在大蕭條中期的穩定和恢復,1934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成立聯邦住房管理局(FHA)進入按揭保險行業,成為政府經營的肇始。此後20多年間,商業保險機構始終沒有進入按揭保險市場,政府計劃成為滿足需求的唯一選擇。直到1956年,威斯康星州通過了一個綜合性的按揭保險法案,允許建立大蕭條後第一傢俬營按揭保險公司,才重新拉開了美國私營按揭保險業的序幕。私營按揭保險業務與政府按揭保險計劃有一些不同,對於支持美國房地産業的發展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不僅使得許多原來由於支付不起高首付而不能獲得貸款的人實現了置業夢想,也為這些貸款業務打包進入二級市場提供了信用支持,在按揭貸款證券化過程中擔當了積極的角色。1998年以來,美國私營按揭保險業每年新增合同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2007年則首次超過3000億美元,年末有效保單金額則超過8000億美元。截至目前,私營按揭保險業共幫助了約2500萬美國家庭以更快地速度或者以更少的首付購買了住房。

一、在次貸危機中的表現

  1.自身損失

  在次貸危機中,由於其直接導火索——“次級借款人違約、無法支付按揭還款”正屬於私營按揭保險的承保範圍,因此私人按揭保險公司直接面臨了承保業務的損失,而不像普通保險公司那樣通過投資按揭相關債券遭受間接損失,整個行業遭遇了嚴重的虧損壓力。世界上最大按揭保險公司之一的PMI在2007年第4季度發生了創紀錄的10.1億美元損失,而2006年同期則為1億美元盈利。另一大公司MGIC在2007年第4季度預計虧損13億美元,並將2008年損失預估由以前的12-15億美元提高到了18-20億美元。就整個行業而言,在次貸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中,隨着借款人違約率的上升以及房屋價格的不斷走低,按揭保險業務的賠付率直線上升,並出現了全行業的虧損。2006年行業平均賠付率只有40.77%,綜合成本率65.01%,承保利潤高達12.64億美元;2007年,賠付率和綜合成本率大幅躍升至134.65%和153.97%,承保虧損則高達22億美元。2007年因此成為美國私營按揭保險行業承保業績最差的年份之一。鋻於按揭保險行業的虧損情況,評級機構下調了相關公司的信用評級。例如惠譽國際於2008年6月再次對部分按揭保險公司開展調級行動,將原來AA級的Genworth公司劃入“評級觀察負面”行列;將PMI公司也整體降級,將其歐洲公司從AA級調整為A+級,將其澳洲公司從AA級下調為AA-級。

  2.對其他部門的影響

  私營按揭保險公司的自身虧損還對其他金融部門造成了不利影響,其中主要是對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影響。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章程規定:在其購買按揭貸款並打包發行相關抵押債券的過程中,必須要求低首付按揭申請人提供包括購買私營按揭保險在內的3種形式之一的信用加強手段,其目的在於增加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中,只要投資者確信即使發生違約也可以從按揭保險公司那裏獲得保險補償,房利美和房地美所構築的業務經營模式就可以運行良好。然而在次貸危機中,一旦住房價格持續下跌,並且進行高比例按揭貸款的借款人的違約發生率以更快速度增長的時候,就會動搖投資者的信心,引發恐慌,懷疑按揭保險公司能否順利支付保險賠償,並進而影響到對房利美和房地美經營模式的懷疑,動搖對其財務狀況的信心。近日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經營危機,被美國政府接管,這固然有多方面的複雜原因,但來自於按揭保險公司方面的壓力也不能不説是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因素。

二、前景分析

  在次貸危機中,儘管遭受了鉅額承保損失,受到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懷疑,按揭保險公司的股票價格普遍下滑,但整體上看,站在風險最前線的私營按揭保險業運行仍然相對良好。美國私營按揭保險協會(MICA)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7月,私營按揭保險的業務增長良好,財務基礎仍然穩健,並沒有受到根本的動搖,未來的發展情景仍然十分光明。這與債券保險市場受到次貸危機全面衝擊的情形形成了鮮明對比。之所以説美國私營按揭保險業未來發展前景仍然光明,除了房産市場正逐漸回歸正常這一因素之外,主要是基於下列原因:

  1.政府相關的政策支持增加了私營按揭保險的吸引力,使得按揭保費收入增長迅速

  主要的政府支持政策有兩條。第一是稅收抵扣。2007年之前,個人購買私營按揭保險的保費支出並不能免稅。但自2007年1月1日起,新的稅法允許年收入在10.9萬美元以下的購房者能夠在稅前收入中抵扣按揭保險的保費支出。這一政策的直接後果就是使得許多只能支付的起很低首付的消費者放棄使用二次貸款的方式,轉而通過購買按揭保險的方式來達成購房的願望。第二是按揭保險終止制度。1999年生效的《房主保護法案》建立了自動終止和借款人取消按揭保險的制度,即當借款人的首付加上已經支付完的還款部分達到房産最初價值的22%時,按揭保險合同就自動終止;當借款人的首付加上已經支付完的還款部分達到房産最初價值的20%時,借款人也可以主動要求取消按揭保險。對於一筆首付10%的10萬元貸款而言,一個月的按揭保險支出大概40美元,如果取消,一年可以節省480美元。這兩個政策大大增加了按揭保險的吸引力,特別是2007年開始允許稅前抵扣的政策,效果更是顯著,使得2007年按揭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大幅增加,達到41.8億美元,同比增長18.1%,為近年最高。

  2.私營按揭保險業有特殊的準備金計提和資本監管政策,使其始終得以維持強大的資本實力

  儘管次貸危機造成嚴重承保損失,但私營按揭保險業主要使用準備金支付賠款,並沒有過多損及資本,這與商業銀行、債券保險等其他行業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其他行業,正是由於資本金遭到了次貸損失的大量侵蝕,加劇了危機的程度。私營按揭保險業之所以能夠維持強大的資本實力,主要與特殊的監管要求有關。一是準備金計提方面。由於按揭保險賠付率波動很大,有時出現極端高的賠付率,並且波及面很大,所以被視為具有巨災保險的性質,在準備金方面需要特別的謹慎。正因為如此,除了普通保險公司必要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未決賠款準備金之外,保險監管機構還要求按揭保險公司必須計提一個意外準備金,計提數額等於全部已賺保費的50%,至少保存10年不準動用,除非遇到賠付顯著上升的特殊情況。二是資本金方面。同樣是由於按揭保險的巨災性質,監管機構對按揭保險公司持有的資本數量要求要遠遠高於對其他多數産品線的要求,並且風險/資本比率必須保持在25:1之內。三是再保險的要求。各州監管部門一般都不允許按揭保險的金額超過貸款金額的25%以上,對超過部分必須進行再保險。在這些特殊監管政策保護下,按揭保險公司的資本實力雖然受次貸影響有所削弱,但沒有受到根本動搖,2007年的風險資本比率為13.50倍,雖然比2006年的9.04倍有顯著上升,但仍遠遠低於25倍的監管要求,處於正常水平。

  3.私營按揭保險與其他保險産品線之間建立了緊密的防火墻,避免了風險的蔓延

  在次貸危機中,美國保險業受到的衝擊是全方位的,既有投資損失,也有職業責任保險、按揭保險、債券保險等産品産生的承保損失。但值得慶幸的是,風險並沒有在不同保險公司和不同産品線之間積聚和蔓延,整個行業的系統風險都在可控範圍內。尤其對於私營按揭保險而言,由於採用單一産品線的經營方式,即按揭保險人只能經營按揭保險業務,不能涉足其他保險領域,支持按揭保險風險暴露的資本金和準備金無須與其他産品線共享或等同,因此使得損失不必在同一公司放大。此外,多數州監管機構都不允許按揭保險公司投資於按揭以及相關資産,以禁止可能的利益衝突,但對其他産品線則沒有類似要求。這也避免了按揭保險業的投資損失。在承保和投資活動方面建立起的緊密防火墻,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對保護整個私營按揭保險行業的安全産生了積極效果。

  4.保險公司採取了很多積極措施,努力提高借款人恢復還款的可能性

  為了減少損失,按揭保險公司紛紛加強了與貸款機構的合作,增加與借款人的溝通,有時甚至與借款人直接&&,商量未來的還款方案,盡量避免借款人因為幾次不能支付還款而直接走到喪失房屋贖回權的地步。主要採取的措施包括:(1)説服貸款機構允許借款人延期支付還款,或者降低貸款利率,甚至減免一些債務;(2)向優質客戶提供一筆低息甚至無息的預付款,用以支付按揭還款;(3)在貸款機構的相關部門委派自己的員工,及時了解情況,為進一步設計解決方案蒐集充足的信息。

三、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當前保險市場上並沒有房屋按揭擔保保險,所謂的“房貸險”主要是一种家庭財産保險,並非信用擔保的性質。但我國保險市場上曾經出現過一種“車貸險”業務,與美國私營按揭保險業務類似,只不過承保的標的不是房産貸款,而是汽車貸款。在車貸險2001年剛剛興起不久後,由於借款人惡意騙貸、銀行認為有保險在後面“托底”從而放鬆對車貸的審核、保險公司一味追求快速增長的車貸險保費而放鬆風險審核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該險種賠付率居高不下,虧損嚴重,兩年後就被叫停。但直到今日,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就車貸險的還款訴訟糾紛還在頻繁發生。將我國車貸險的短暫發展經歷與上述對美國私營按揭保險業所進行的分析進行對比,可以總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啟示:

  1.對特殊保險業務必須採用特殊的支持政策和監管要求

  隨着車貸、房貸在我國更加普及,相關的保險需求勢必在我國生根發芽,形成實際的保險供給。但批准開展此類特殊業務之前,政府首先必須提供必要的支持政策增加業務吸引力,監管機構也必鬚根據業務特點制訂特殊的監管框架,保證能在充分的風險防範機制下規範開展經營。在前面的介紹中,美國私營按揭保險由於有特殊的準備金計提和資本充足要求,即使在嚴重金融危機中也能保證基本的經營根基不受侵害。此外,政府還及時&&稅收減免、主動撤銷保險等制度,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反觀我國,不論業務性質如何特殊,大多采用統一的監管要求,也很少享受財稅政策的優惠,新業務不僅增長乏力,也缺乏必要的抵禦超常規風險的能力。

  2.必須十分注意風險責任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平衡和落實

  在綜合經營發展迅猛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業務會涉及到多個服務部門,從而産生風險責任的劃分問題。在美國私營按揭保險經營中,保險公司的承保金額不超過房産價值的25%,並與首付金額的高低相關聯,銀行與貸款機構都有責任對借款人資料進行審核等等一系列的機制將信用風險在貸款人與保險人之間進行了較好的平衡,貸款人實質上自己承擔了相當部分風險。反觀我國,車貸險中的風險責任過度向保險公司傾斜,銀行的責任被一味減輕,不能發揮應有的風險篩選作用。在我國銀行保險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類似風險責任劃分和落實不當的問題。

  3.在保險産品線之間必須加強防火墻機制的建立

  在強調風險責任劃分的同時,也特別要注意防火墻機制的建立。借鑒美國私營按揭保險經驗,我國除了加強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之外,還應當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分險種核算的力度,不僅在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準備金計提等方面進行分險種核算,也應該加強在資産和資本方面的分險種核算,準確評估各個不同産品的風險和收益狀況,確保不同産品都能有充足的資本予以支持;二是對某些特殊業務而言,應該規定只能採用單一産品線的經營模式,不能同時經營其他保險産品,以防止風險的蔓延和積聚。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相關稿件
拓寬投資渠道 保險業收益有望獲得新支撐 2008-11-10
吳定富:保險業要防止大起大落 2008-11-05
分析師:保險業避風港效應將顯現 2008-10-17
平安放棄海外擴張 金融危機或致保險業洗牌 2008-10-09
保險業:“雙率”下調影響略偏負面 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