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扮演美國金融業救世主
    2008-09-26    李猛    來源:國際金融報
    本月雷曼轟然倒下,美林賣身求存,美國國際集團(AIG)病入膏肓,高盛、大摩被迫轉制,誰也想不到華爾街的臺柱竟如此脆弱。縱使美國政府考慮拿出7000億美元救市,但誰又能保證魔鬼已經完全跑出瓶子呢?筆者認為,時下美國金融危機尚未強烈傷害實體經濟,還遠不及大蕭條,一定能闖過去。
    如司馬遷所言,“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當1929年紐約股市崩盤,將美國經濟拖入大蕭條時期,直到1933年,坐在輪椅上的“快樂勇士”羅斯福橫空出世,果斷實施新政,將美國人民帶出大蕭條,羅斯福就是當時的非常之人。
    在當前這個歷史轉折點上,誰又是非常之人呢?
    美國現任總統布希不是,他只剩下3個月任期了。處理目前新生的3個巨型國有企業——“兩房”和AIG需要的時間絕對不止3個月,而處置7000億美元救市所形成的資産需要的時間將更長,因此,我們看不到布希帶領美國人民穩定金融、應對危機了。
    當今美國應對危機的是“三劍客”——財政部部長保爾森、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蓋特納,從挽救貝爾斯登到接管“兩房”和AIG,再到制定7000億美元的救援計劃,關鍵決策都是由他們3人作出的。62歲的保爾森任前是高盛的主席和總裁,是華爾街的風雲人物。54歲的伯南克是美國科學院院士,金融危機研究的專家,精通宏觀經濟理論。47歲的蓋特納在政府服務幾十年,經驗豐富。觀察這個組合可以發現,一個是談判高手,一個是經濟學教授,另一個是老練的公務員,雖然經歷不同,但湊在一起,可以優勢互補,果斷應對危機。
    除了對危機預示不足外,他們行動還算及時,措施還算得當,無論是接管“兩房”和AIG,讓雷曼申請破産,還是讓高盛和大摩吸收儲蓄,“三劍客”都相當理智,不搞一刀切,有所為有所不為,對不同的機構,分不同的情況區別對待。在最近一輪救市行動中,他們提議政府動用7000億美元拯救金融機構,堪稱美國自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救市行動,雖然其效果仍需時間檢驗,但他們應對危機的膽識和魄力令人讚賞。
    但是,“三劍客”生不逢時,問題主要出在保爾森身上。保爾森作為昔日的華爾街大亨,在華府和華爾街都有崇高威望,是增進兩方溝通、協調的關鍵人物,很難找到一個人比他更適合這一角色。可是保爾森在今年4月表示,他將隨著布希的離任而去。即使我們可以假設考慮到形勢所需,保爾森選擇留任,但是他能否與新總統合作融洽還是個問題。如果“三劍客”的核心不在了,剩下的伯南克和蓋特納雖以調整貨幣政策見長,然而因為權力有限,他們定然不能處置好大型金融機構的巨額資産,擔當起重建美國金融體係的重任。美國的運氣不好,在總統更換之年危機更加嚴重了,人事變動延緩了應對危機的行動,加大了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因此,筆者判斷,隨著美國換屆選舉的臨近,“三劍客”所能發揮的作用將逐漸式微,美國金融危機加重的趨勢也日漸明顯,除非下屆政府強而有力,出現一位像羅斯福那樣的領導人。
    這位非常之人很可能就在奧巴馬和麥凱恩之間産生。然而遺憾的是,這兩位候選人和競選夥伴在金融和經濟領域都是外行。針對不斷惡化的金融危機,奧巴馬提出要加強監管,而麥凱恩則主張要限制保爾森的權力,妥善使用納稅人的錢。筆者認為,奧巴馬的對策遠水解不了近渴,加強金融監管是穩定美國金融秩序以後的事,如何制止金融危機蔓延,阻止其對實體經濟造成劇烈傷害才是最重要的;麥凱恩的對策則限制了保爾森施展手腳,無疑會延長金融危機持續的時間。總之,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未顯示出應對危機的超常能力。
    80年前,羅斯福鐵腕治國,用強有力的新政拯救了美國經濟。今年是金融危機之年,也是美國政府更疊之年,缺乏“救世主”使美國和全球經濟依然在戰勝危機和滑入蕭條的十字路口徘徊。誰會是非常之人?他該行何種非常之事,成何種非常之功?這些問題不解決,美國金融危機就不會停止,世界經濟仍舊會動蕩不堪,世界呼喚真正的英雄。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