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接管“兩房”看我國面臨的形勢
    2008-09-19    杜德清    來源:經濟參考報
  美國政府9月7日宣布,從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並由財政向其各注資1000億美元。由此,美國次貸危機的後續效應又一次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種種跡象表明,第二波次貸危機正在美國蔓延,當然經濟發展日益與世界接軌的中國也不會獨善其身。
  在不斷發生的美國銀行倒閉中,“兩房”為什麼格外受到美國政府的關注呢?因為這兩家公司的股票以及由他們發行和擔保的債券數量很大,為全球幾千萬投資者所擁有,萬一垮&,將成為全美和全世界的大災難。布什政府、國會、聯儲、證券交易委員會在驚恐之餘,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
  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兩房”危機呢?大量事實表明,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房價下跌是主因。第二,“兩房”自身資本金太少,貸款的杠桿率極高。第三,次貸危機已使投資者如驚弓之鳥,經不起風吹草動。但是,美國政府宣布拯救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消息似乎更讓人們相信,美國金融市場仍脆弱不穩且有向縱深發展的趨勢,美國政府接管二房的消息雖然振奮金融市場,不過分析認為對“積重難返”的美國次級房貸問題,頂多只能發揮心肺復蘇的效果,把病人在鬼門關前擋下。現階段,這個病人還得留在加護病房裏。消除次貸危機並非&&一二個政策就能馬上見效。
  從“兩房”危機看,我國當前面臨的形勢也比較嚴峻。
  國家發改委前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房地産銷售面積277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增幅同比下降37.2個百分點,有超過40家房産上市公司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僅完成全年銷售計劃的1/3,顯示了商品房銷售情況的低迷。2008年有著100億元銷售計劃的招商地産,上半年僅完成20億元的銷售額。一家權威市場研究機構通過對上海官方的“網上房地産”樓盤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7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新盤成交面積同比下降69%,環比下降32%,月成交均價環比下降24%。
  日前應監管部門要求,一些商業銀行在內部進行房貸壓力測試,預估房價下跌導致的信貸壞賬金額。從“壓力測試”結果來看,情況並不樂觀。“壓力測試”即假設房價下跌到一定幅度,對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的影響。有銀行測試結果顯示,如果房價下跌20%,個人房貸不良率將大幅上升;如果房價下跌超過40%,個人房貸不良率將上升約40%。業內人士認為,此結果表明,在當前銀行堅決執行首付比例不得少於30%房款的情況下,一旦房價大幅度下跌,將為房貸不良率激增埋下隱患。從最近披露半年報的上市銀行數據看,房産信貸投放在整個信貸中佔比近三成,如果房貸受到房價下跌的影響,我國銀行又面臨怎樣的考驗呢?
  相關稿件
美“兩房”前高管將“凈身”離場 2008-09-16
接管“兩房”或加重CDS市場風險 2008-09-11
美政府拯救“兩房” 信自由更重理性 2008-09-10
搶救兩房並非市場經濟敗局 2008-09-10
美國政府拯救兩房模式不可複製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