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本報訊
7月19日,由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和海峽兩岸和諧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首屆中國溫泉經濟湖南灰湯論壇在長沙召開。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溫泉經濟在國外是一個非常大的産業,就業帶動力大,産業鏈長,目前溫泉經濟在中國很多地方發展勢頭迅猛,一定要加強規劃、合理開發、規範管理,更好地發揮溫泉特有的保健養生、度假休閒功能。 中國是個多溫泉的國家,全世界已發現溫泉6000多處,我國已探明的有2600多處,佔五分之二,居世界首位,而且分佈極廣,幾乎每個省都有,尤其雲南、西藏、廣東、海南、福建、台灣、江西等省為溫泉密集區,其中雲南最多,有400多處。開發量目前最大是廣東,發現溫泉311處,已開發的就有100多家,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年接待600多萬人次,直接銷售收入超過10個億元人民幣。此外北京、南京、重慶、福建、湖北、湖南、山東、江西等省市溫泉開發也如火如荼,中國溫泉呈現出百泉爭鳴、百泉齊鳴的可喜局面。據相關統計,2007年全國溫泉企業總接待人數2100萬人次,年銷售收入40億人民幣,産業鏈值500多億元。溫泉特有的保健、養生、度假休閒功能已被廣泛認可。溫泉已成為旅游事業的生力軍,成為了經濟發達地區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溫泉經歷大概有四個階段:第一,就是改革開放前,主要的接待對像是公務員和幹部,那個時候是以室內溫泉的形式出現的,這個形式比較單一。80年代到90年代,就是開始面向社會,這個時候也是以室內溫泉為主。到90年代末期,就是1997年在廣東金山溫泉出現以後,中國的溫泉開始朝露天溫泉的方向發展,從單一的療養向渡假、觀光方向多元化發展。到現階段,出現了室內與露天溫泉結合的大型溫泉休閒旅游。由於相關部門還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在項目立項、審批監管、保護資源等方面,沒有制定相應的政策,為了招商引資,一個溫泉開發區,允許多家溫泉企業同時開發,佔地面積過大,用水量也過大,抽水過量,造成過度開發,同時整個溫泉行業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品牌意識不強,溫泉文化挖掘不夠。與會專家指出,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全國性的專門針對溫泉的法律法規,僅福州&&了關於福州市地下熱水溫泉管理辦法的若干規定,廣東&&了溫泉服務標準等地方性法規,為解決溫泉的相關問題,惟有立法,通過法律的規範溫泉的開發、利用、管理,才能保證溫泉可持續發展。 灰湯溫泉位於湖南寧鄉縣灰湯鎮,是湖南省著名的溫泉之鄉。在聽取了有關灰湯溫泉開發的有關情況介紹後,與會專家認為,溫泉經濟是一個極具成長力的産業。包括溫泉經濟在內的整個休閒經濟,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美國《未來學家》雜誌預測,發達國家從2015年到2020年將全面進入休閒時代,發展中國家將隨後跟進。所以這個産業發展空間很大。材料顯示,美國休閒産業處於國民生産各大産業之首,佔的比重很大,銷售總量超過了上萬億美元,佔全國消費開支的1/3。美國2015年休閒産業就業人員要佔全社會勞動力的80%到85%,可見這個産業對就業拉動力是很大的,超出我們的想象。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就業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所以要積極發展包括溫泉經濟在內的就業友好型産業,因此專家建議拉長産業鏈,把突出特色和多元化發展結合起來,突出主題性,突出健康性,進一步提高品質,提高質量,實行專業化、標準化、規範化的管理,增加文化技術含量,進一步完善溫泉經濟産業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