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最大變化近在眼前
    2008-07-04    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大家都在探討股市是漲是跌,其實,股市的巨大變化已經悄然發生。

  台灣地區相關部門決議放寬現行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募集的海外基金、全權委託投資資産及境外基金投資大陸地區有價證券與港澳H股、紅籌股的投資比率,其中投資港澳H股與紅籌股10%的限制取消而不設限。投資大陸掛牌上市有價證券比率由現行0.4%放寬為10%。未來將配合經濟部門檢討調整直接投資40%限制,以及未來兩岸協商開放陸資投資台灣股市等相關政策,再適時檢討調高。
  此舉對台灣地區來説是突破限制,將經濟比重更多地挂鉤大陸經濟,與大陸共同成為東亞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同時“有利於提升島內資産管理業務的競爭力,發展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對於大陸而言,其意義絕不僅限於增加了一隻百億元&&&的類QDII基金,而是人民幣成為周邊地區自由交換貨幣的強烈信號。
  兩岸之間拓寬金融交往目前處於試水期。
  直接投資數額並不大,據台灣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振明先生的估算,投資大陸基金的&&&約百億元,相當於幾十億元人民幣,實際效果看如同增加了一隻QDII資金。人民幣與&&&之間的兌換有嚴格限制:6月12日,台灣地區開放人民幣在台灣地區定點兌換,最高限額為2萬元人民幣。初期規劃為單向人民幣兌換&&&,但在貨源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雙向買賣。目前出於金融安全考慮,台灣地區還不能像香港地區一樣,在8萬元限額內將港幣兌換成人民幣。
  人民幣與&&&之間的自由兌換是目標指向,一旦徹底放開貨幣市場,將有上億美元的台灣地區資金流入大陸市場。與此同時,也有無數的人民幣流入台灣地區。除了香港之外,人民幣的資本項目又多了一個流通渠道。目前小幅試水是為了迎接資金大流動時代的安全到來。
  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如驚濤拍岸,勢不可擋。最新的消息是,外資銀行在內地註冊成立的子銀行,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限將會放寬。據報道,於上月中結束的中美第4次戰略談話,我國確認放寬外資行本地註冊子公司發行人民幣債的限制,將子銀行註冊後須有3年贏利紀錄的要求,改為外資行註冊前在國內設立的首間分行起計。與此同時,合資券商、合資基金、産權基金等繼續破冰之旅。儘管外管局窮盡手段,但戰略形勢已經決定了,這兩年從境外流入的資金只會越來越多。
  為了應對國際化的新形勢,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想方設法加以應對。

  一是繼續擴大資本市場容量,擴充上市資源。這是以往做大市場戰略的延續。令人關注的是,近期資本市場低迷期,包括中國建築、光大證券、南車股份等大盤股在IPO沉寂了一段時間後,波瀾不驚地繼續開閘放行。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7月2日發布報告稱,今年上半年內地和香港地區兩地IPO融資額同比分別下降41%和51%,今年上半年內地和香港兩地的IPO融資額分別為898億和503億,其中上證所完成4宗共668億人民幣的IPO融資,較去年同期12宗1411億人民幣的水平下降了五成以上。但是,預計兩地全年IPO融資額將分別達到2500億和1300億人民幣。不出意料,如果下半年美元觸底反彈,那麼,全球股市將會有所回暖,中國市場的IPO速效額將會提高。

  二是在市場下降周期與估值相對偏低時,完成並購重組。
  工商聯並購公會會長王巍日前在深圳接受記者採訪時&&,央行目前正研究政策,擬允許商業銀行對企業股權並購提供貸款融資。央行副行長蘇寧在上周末舉行的並購公會論壇上透露了同樣的信息,包括修改《貸款通則》,引導信貸資金進入並購市場,允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股權交易的並購發放貸款,允許商業銀行考慮開辦並購專項貸款等業務。證監會早已做好準備。2008年5月18日 《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管理辦法》正式施行。
  並購重組是中國經濟增速趨緩的背景下,比股權投資更大的一塊蛋糕,去年全球並購市場7萬億美元,我國達到3萬億人民幣。
  有誰能切分到這塊蛋糕?在市場下行期仍有充足現金流的企業,得到特殊關愛的企業與投資機構,以及暫時蟄伏在銀行中的境內外熱錢。中小投資者恐怕無緣得到此輪發展的紅利,因為二級市場的溢價決定了他們位於這場游戲的末端位置。
  中國資本市場仍然處於不確定時期,對於世界金融市場決策者而言,戰略早已制訂,了解形勢,了解中國下一步的發展重點與解決辦法,投資者才能預作布局。

  相關稿件
股市現在需要回答八大問題 2008-07-04
分析人士:宏觀經濟能夠支持股市健康發展 2008-07-04
[境外市場•2008-07-03]亞太主要股市多下跌 2008-07-04
[滬深股市•2008-07-03]滬深股市放量反彈 2008-07-04
[文摘•事件]華爾街機構:下半年股市波動可能更劇烈 2008-07-03